谢灵运(385年-433年),东晋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出生在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原为陈郡谢氏士族。东晋名将谢玄之孙,小名“客”,人称谢客。又以袭封康乐公,称谢康公、谢康乐。著名山水诗人,主要创作活动在刘宋时代,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由谢灵运始,山水诗乃成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流派,最著名的是《山居赋》,也是见诸史册的第一位大旅行家。谢灵运还兼通史学,工于书法,翻译佛经,曾奉诏撰《晋书》。《隋书·经籍志》、《晋书》录有《谢灵运集》等14种。
《从斤竹涧越岭溪行》
分享数:168
朝代: 南北朝 | 作者:谢灵运 | 类型:写花|写山|写人|写云|

猿鸣诚知曙,谷幽光未显。

岩下云方合,花上露犹泫。

逶迤傍限隩,迢递陟陉岘。

过涧既厉急,登栈亦陵缅。

川渚屡泾复,乘流翫回转。

蘋萍泛沉深,菰蒲冒清浅。

企石挹飞泉,攀林摘叶卷。

想见山阿人,薜萝若在眼。

握兰勤徒结,折麻心莫展。

情用赏为美,事昧竟谁辨。

观此遗物虑,一悟得所遣。

拼音
cóng jīn zhú jiàn yuè lǐng háng
[ [ nán běi cháo ] ] xiè líng yùn
yuán míng chéng zhī shǔ , , yōu guāng wèi xiǎn       
yán xià yún fāng , , huā shàng yóu xuàn       
wēi bàng xiàn , , tiáo zhì xíng xiàn       
guò jiàn , , dēng zhàn líng miǎn       
chuān zhǔ jīng , , chéng liú wàn huí zhuǎn       
pín píng fàn chén shēn , , mào qīng qiǎn       
shí fēi quán , , pān lín zhāi juàn       
xiǎng jiàn shān ā rén , , luó ruò zài yǎn       
lán qín jié , , shé xīn zhǎn       
qíng yòng shǎng wéi měi , , shì mèi jìng shuí biàn       
guān , , suǒ qiǎn
从斤竹涧越岭溪行注音
  • cóng
    jīn
    zhú
    jiàn
    yuè
    lǐng
    háng
  • [
    [
    nán
    běi
    cháo
    ]
    ]
    xiè
    líng
    yùn
  • yuán
    míng
    chéng
    zhī
    shǔ
    ,
    ,
    yōu
    guāng
    wèi
    xiǎn
  • yán
    xià
    yún
    fāng
    ,
    ,
    huā
    shàng
    yóu
    xuàn
  • wēi
    bàng
    xiàn
    ,
    ,
    tiáo
    zhì
    xíng
    xiàn
  • guò
    jiàn
    ,
    ,
    dēng
    zhàn
    líng
    miǎn
  • chuān
    zhǔ
    jīng
    ,
    ,
    chéng
    liú
    wàn
    huí
    zhuǎn
  • pín
    píng
    fàn
    chén
    shēn
    ,
    ,
    mào
    qīng
    qiǎn
  • shí
    fēi
    quán
    ,
    ,
    pān
    lín
    zhāi
    juàn
  • xiǎng
    jiàn
    shān
    ā
    rén
    ,
    ,
    luó
    ruò
    zài
    yǎn
  • lán
    qín
    jié
    ,
    ,
    shé
    xīn
    zhǎn
  • qíng
    yòng
    shǎng
    wéi
    měi
    ,
    ,
    shì
    mèi
    jìng
    shuí
    biàn
  • guān
    ,
    ,
    suǒ
    qiǎn
从斤竹涧越岭溪行古诗译文

猿猴啼鸣,我确知天已破晓,山谷幽深,日光还未显现。山岩下,云朵刚刚聚合,花朵上,露珠依然晶莹。沿着曲折的山坳前行,向着高远的山冈登攀。越过山涧,要涉过湍急的水流,登上栈道,更是路途遥远。河川沙洲,水道屡有曲折,乘船顺流,欣赏着水流的回旋。浮萍在深水中漂浮,菰蒲在浅滩上蔓延。我倚着岩石,掬取飞溅的泉水,攀援树林,采摘卷曲的叶片。我仿佛见到了山阿中的仙人,那披覆薜荔女萝的形象如在眼前。手持兰花,殷勤的心意徒然郁结,折下神麻,心中的愁闷无法舒展。情感因欣赏美景而美好,世事暗昧又有谁能分辨。观赏此景,抛开了尘世的思虑,一旦领悟,便得以排遣忧烦。

从斤竹涧越岭溪行古诗注解
  • 斤竹涧:在今浙江乐清市境内。
  • 诚知曙:确实知道天已亮了。
  • :水珠下滴的样子。
  • 限隩(ào):山的弯曲处。
  • 迢递:遥远的样子。
  • 陟(zhì):攀登。
  • 陉(xíng)岘(xiàn):山脉中断的地方叫陉,小而高的山叫岘。
  • 厉急:涉过湍急的水流。
  • :栈道。
  • 陵缅:路途遥远。
  • 川渚:河川和沙洲。
  • 泾复:指水流曲折。
  • :同“玩”,欣赏。
  • 蘋萍:浮萍。
  • 菰蒲:菰和蒲,都是水生植物。
  • 企石:倚着岩石。
  • :舀取。
  • 叶卷:卷曲的叶片。
  • 山阿人:指山阿中的仙人。
  • 薜萝:薜荔和女萝,都是植物,常被用来比喻隐者的服饰。
  • 握兰:手持兰花,象征着美好的情感。
  • 折麻:折下神麻,出自《楚辞·九歌·大司命》“折疏麻兮瑶华,将以遗兮离居”,表达思念之情。
  • 情用赏为美:情感因欣赏美景而美好。
  • 事昧:世事暗昧。
  • 遗物虑:抛开尘世的思虑。
  • 所遣:所排遣的东西。
从斤竹涧越岭溪行创作背景

谢灵运是南朝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出身世家大族,政治上有远大抱负,但却仕途坎坷。这首诗大约作于他被贬官永嘉太守期间。在永嘉,他纵情山水,寄情于自然,以排解内心的苦闷和对现实的不满。斤竹涧一带的山水美景成为他创作的灵感源泉,于是写下了这首描绘山水行旅的诗篇。

从斤竹涧越岭溪行古诗赏析

这首诗是谢灵运山水诗的代表作之一。诗的开篇通过“猿鸣诚知曙,谷幽光未显”营造出一种清幽、静谧的氛围,以猿鸣衬托山谷的幽静,展现出黎明时分山谷的独特景致。接着,诗人描绘了沿途的山水风光,如“岩下云方合,花上露犹泫”,细腻地刻画了云雾、露珠等自然景象,给人以清新、秀丽之感。

在描写行程时,“逶迤傍限隩,迢递陟陉岘。过涧既厉急,登栈亦陵缅”,生动地表现了旅途的艰辛和曲折。而“川渚屡泾复,乘流翫回转。蘋萍泛沉深,菰蒲冒清浅”则展现了水路行舟的乐趣和水上植物的生机。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由景及情,“想见山阿人,薜萝若在眼。握兰勤徒结,折麻心莫展”,流露出他对仙人的向往和内心的忧愁。最后,“情用赏为美,事昧竟谁辨。观此遗物虑,一悟得所遣”,诗人表达了在欣赏美景中领悟到的人生哲理,即抛开尘世的烦恼,获得心灵的解脱。

整首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既有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绘,又有对人生情感的深刻抒发,体现了谢灵运山水诗“情、景、理”交融的特点。

从斤竹涧越岭溪行知识点

1. 谢灵运是中国山水诗派的开创者,他的诗歌注重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绘,善于运用生动的语言和精巧的构思,将山水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2. 山水诗在南朝时期兴起,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文人的审美观念密切相关。文人雅士们在动荡的社会中,寻求精神上的寄托,寄情于山水之间,从而推动了山水诗的发展。

3. 这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猿鸣、云、露、蘋萍、菰蒲等,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4. 诗歌中多处引用了《楚辞》的典故,如“山阿人”“握兰”“折麻”等,体现了谢灵运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对古代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从斤竹涧越岭溪行讲解

从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诗人的行旅经历为线索,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开头通过描写清晨山谷的景象,为全诗奠定了清幽、静谧的基调。随着行程的推进,诗人描绘了山水的秀丽和旅途的艰辛,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在写景方面,谢灵运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岩下云方合,花上露犹泫”,将云的聚合和露珠的晶莹形象地展现出来,给人以美的享受。而在抒情方面,诗人由景生情,从对山水的欣赏中引发了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他对尘世的超脱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对于读者来说,这首诗不仅可以让我们领略到南朝时期的山水风光,还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同时,通过学习这首诗,我们可以了解到山水诗的创作特点和艺术价值,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

网站地图Html版http://www.881023.com 渝ICP备20220143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