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太炎(1869~1936)中国民主革命思想家,学者。即章炳麟。又名绛,字枚叔,号太炎。浙江余杭人。早年从朴学大师俞樾受业。中日甲午战争以后,投身变法运动,参加强学会,任《时务报》撰述。政治思想倾向改良主义。他不同意康有为神化孔子,再加上在学术上他是古文经学派,康有为、梁启超是今文经学派,不久即分道扬镳。戊戌政变后,章太炎遭通缉,避地台湾,任《台北日报》记者。1899年春,他把自己有关经学、史学、哲学、文学和音韵等方面的散论辑成《訄书》。同年夏,东渡日本,结识孙中山。1900年7月,在上海参加唐才常发起的张园国会,因反对既排满又勤王的宗旨,脱离改良派,走上推翻清王朝的革命道路。1902年再次逃亡日本,与孙中山正式结交。为了宣传排满思想,和秦力山等人在东京发起支那亡国二百四十二年纪念会。1903年3月,重至上海,任教于蔡元培创办的爱国学社。6月在《苏报》上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直斥光绪皇帝为「载湉小丑,未辨菽麦」,对革命则大加赞颂,为资产阶级革命派同改良派的大论战拉开了序幕。清统治者和上海租界的工部局相勾结,查封《苏报》 ,逮捕章太炎 ,判其监禁3年(见《苏报》案)。1904年与狱外蔡元培等人联络,发起光复会。1906年刑满出狱,由孙中山派人接到日本东京,加入同盟会,任同盟会机关报《民报》主编。1908年,《民报》被日本政府查禁,乃专事讲学和著书。后因不同意孙中山的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与孙中山分裂。1910年他和陶成章在东京重组光复会,并担任会长,从此和同盟会脱离关系。武昌起义后归国,与黎元洪及立宪官僚广通声气,鼓吹革命军起,革命党消,要求解散同盟会,并组织中华民国联合会,出任会长。1912年,中华民国联合会改为统一党,任理事。先后被袁世凯任命为总统府高等顾问、东三省筹边使。刺杀宋教仁的案件发生后,宣布辞职,参与筹划讨袁。从1913年8月起 ,被袁软禁在北京。1917 年7月随孙中山南下护法,任护法军政府秘书长。旋因护法军内部矛盾重重,失去信心,于1918年10月退隐上海,后迁苏州设国学讲习所。其思想日趋保守,反对新文化运动,反对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九一八事变后,他主张坚决抵抗日本侵略,强烈反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章太炎著述甚丰,被尊为经学大师,著作辑为《章太炎全集》。1936年6月14日卒于苏州。

章太炎其它作品精选

zuopinjingxuan

《狱中赠邹容》
分享数:190
朝代: 清朝 | 作者:章太炎 | 类型:悲秋|英雄|

邹容吾小弟,被发下瀛洲。

快翦刀除辫,乾牛肉作糇。

英雄一入狱,天地亦悲秋。

临命须掺手,乾坤只两头。

拼音
zhōng zèng zōu róng
[ [ qīng cháo ] ] zhāng tài yán
zōu róng xiǎo , , bèi xià yíng zhōu       
kuài jiǎn dāo chú biàn , , qián niú ròu zuò hóu       
yīng xióng , , tiān bēi qiū       
lín mìng chān shǒu , , qián kūn zhī liǎng tóu
狱中赠邹容注音
  • zhōng
    zèng
    zōu
    róng
  • [
    [
    qīng
    cháo
    ]
    ]
    zhāng
    tài
    yán
  • zōu
    róng
    xiǎo
    ,
    ,
    bèi
    xià
    yíng
    zhōu
  • kuài
    jiǎn
    dāo
    chú
    biàn
    ,
    ,
    qián
    niú
    ròu
    zuò
    hóu
  • yīng
    xióng
    ,
    ,
    tiān
    bēi
    qiū
  • lín
    mìng
    chān
    shǒu
    ,
    ,
    qián
    kūn
    zhī
    liǎng
    tóu
狱中赠邹容古诗译文

邹容是我的小兄弟,披散着头发东渡日本。他用快剪刀剪去辫子,带着干牛肉当作干粮。英雄一旦入狱,天地也仿佛在悲叹这萧瑟的秋天。到生命结束时我们也要手搀着手,这天地之间能称得上英雄的只有我们两人。

狱中赠邹容古诗注解
  • 邹容:近代著名革命宣传家。
  • 被发:披发。
  • 瀛洲:指日本。
  • :干粮。
  • 临命:到生命终结的时候。
  • 乾坤:天地。
狱中赠邹容创作背景

1903 年,邹容写成《革命军》一书,章太炎为之作序,在《苏报》上进行大力宣传。清政府勾结上海公共租界当局查封《苏报》,逮捕章太炎等人。邹容激于义愤,自动投案。二人在会审公廨上慷慨陈词,坚持斗争。章太炎在狱中写下此诗赠给邹容。

狱中赠邹容古诗赏析

诗的首联点明邹容东渡日本寻求救国真理的经历,展现出他的勇敢无畏。颔联描绘了邹容剪辫的果敢行动和艰苦的生活状态,凸显其革命的决心。颈联笔锋一转,写英雄入狱,天地同悲,营造出一种悲壮的氛围,表达了对反动势力的控诉。尾联“临命须掺手,乾坤只两头”,体现了两人至死不渝的革命情谊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豪迈气概,展示了他们视死如归的崇高精神。

狱中赠邹容知识点

《革命军》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第一部系统地、旗帜鲜明地宣传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思想的著作。邹容以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理论为主要武器,从正面阐述革命的正义性和必要性,宣传革命排满和民主共和是它的主旋律。《苏报》案是辛亥革命前的著名反清政治案件,此案的审理和判决,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进一步激发了人们的革命热情。

狱中赠邹容讲解

这首诗是章太炎在狱中赠给邹容的,是两位革命志士在艰难处境下相互鼓励、相互支持的见证。诗中洋溢着革命的激情和对自由、正义的追求。通过对邹容形象的刻画和狱中情境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和对反动势力的不屈抗争。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革命志士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不惜牺牲个人生命的高尚情怀。它不仅是一首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反映时代精神的历史画卷。

网站地图Html版http://www.881023.com 渝ICP备20220143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