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uopinjingxuan
rementuijian
玉仙观道中逢谢媚卿缭墙重院,时闻有、啼莺到。
绣被掩余寒,画阁明新晓。
朱槛连空阔,飞絮知多少?径莎平,池水渺。
日长风静,花影闲相照。
尘香拂马,逢谢女、城南道。
秀艳过施粉,多媚生轻笑。
斗色鲜衣薄,碾玉双蝉小。
欢难偶,春过了。
琵琶流怨,都入相思调。
在玉仙观的道路上,遇到了谢媚卿。那重重庭院的曲折围墙里,不时能听到黄莺的啼鸣。锦绣被子还残留着昨夜的寒意,画阁在清晨的阳光中显得格外明亮。红色的栏杆连着空旷的远方,飞舞的柳絮不知有多少?小路上的莎草平整,池塘里的水波光浩渺。日色悠长,风也安静,花的影子悠闲地相互映照。
路上尘土飘香,轻拂着马匹,在城南的道路上遇见了谢女。她的秀丽明艳胜过了施粉的美人,笑容中透着无限妩媚。她穿着颜色鲜艳、质地轻薄的衣服,头上戴着小巧如碾玉般的双蝉发饰。欢乐的时光难以长久相聚,春天已经过去了。琵琶声中流淌着哀怨,都化作了相思的曲调。
此词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张先一生仕宦得意,过着悠游的生活,其词多写男女之情和自然景色。这首词可能是作者在春日出游,于玉仙观道中偶遇谢媚卿后所作,记录了这次艳遇以及由此而生的相思之情。
这首词上阕描绘了春日道观周围的景色,以景衬情。“缭墙重院,时闻有、啼莺到”,开篇营造出一种清幽、静谧的氛围,同时莺啼也增添了几分生机。“绣被掩余寒,画阁明新晓”,通过描写室内的情景,暗示了时间的推移和主人公的心境。接着对户外景色进行描写,“朱槛连空阔,飞絮知多少”,展现出视野的开阔和柳絮纷飞的春日景象。“日长风静,花影闲相照”,进一步渲染了宁静、闲适的氛围。
下阕转入对谢媚卿的描写以及情感的抒发。“尘香拂马,逢谢女、城南道”,点明相遇的地点和场景。对谢媚卿的外貌描写“秀艳过施粉,多媚生轻笑”,生动地展现了她的美丽和妩媚。“斗色鲜衣薄,碾玉双蝉小”,则从服饰和发饰的角度进一步刻画她的形象。然而,“欢难偶,春过了”,笔锋一转,表达了欢乐短暂、春光易逝的感慨。最后“琵琶流怨,都入相思调”,以琵琶声传达出主人公的相思之苦,余韵悠长。
整首词情景交融,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又有对人物形象的生动刻画,情感真挚动人,体现了张先词的艺术特色。
1. 张先,字子野,北宋时期著名词人,因其词中多次出现“影”字,被称为“张三影”。他的词风格婉约细腻,多写男女之情和自然景色。
2. 《谢池春慢》是词牌名,双调,九十七字,前段十句四仄韵,后段十一句五仄韵。
3. 古代诗词中常以景衬情,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来烘托人物的情感。如本词上阕的景色描写,为下阕的相遇和情感抒发做了铺垫。
4. 诗词中的服饰和发饰描写可以反映人物的身份、地位和审美。本词中对谢媚卿“斗色鲜衣薄,碾玉双蝉小”的描写,展现了她的美丽和时尚。
这首《谢池春慢》是张先的代表作之一。从结构上看,上阕写景,下阕写人抒情,层次分明。在写景方面,作者运用了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道观周围的景色,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比如“日长风静,花影闲相照”,仅仅十个字,就勾勒出一幅宁静、美好的画面,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闲适而又略带孤寂的心境。
下阕对谢媚卿的描写非常生动形象。作者从多个角度刻画了她的美丽和妩媚,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主人公对她的倾慕之情。然而,这种美好的相遇却是短暂的,“欢难偶,春过了”,表达了主人公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无奈和惋惜。最后以琵琶声传达相思之苦,使情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在学习这首词时,我们可以体会到古代诗词的艺术魅力,学习作者如何运用景语来写情语,如何通过对人物外貌和动作的描写来展现人物的性格和情感。同时,也可以了解到北宋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审美观念。
网站地图Html版http://www.881023.com 渝ICP备20220143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