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珏,字梦之,大中进士。官至侍御史。存诗一卷。

崔珏其它作品精选

zuopinjingxuan

《哭李商隐》
分享数: 376
朝代:唐朝 | 作者:崔珏 | 类型:|写花|写鸟|写马|写人|写云|写云|写鸟|写马

其一

成纪星郎字义山,适归高壤抱长叹。

词林枝叶三春尽,学海波澜一夜干。

风雨已吹灯烛灭,姓名长在齿牙寒。

只应物外攀琪树,便著霓裳上绛坛。

其二

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

鸟啼花落人何在,竹死桐枯凤不来。

良马足因无主踠,旧交心为绝弦哀。

九泉莫叹三光隔,又送文星入夜台。

拼音
shāng yǐn
[ [ táng cháo ] ] cuī jué
      
chéng xīng láng shān shì guī gāo rǎng bào zhǎng tàn       
lín zhī sān chūn jìn xué hǎi lán gàn       
fēng chuī dēng zhú miè xìng míng zhǎng zài chǐ 齿 hán       
zhī yīng wài pān shù biàn 便 zhe shang shàng jiàng tán       
èr       
líng yún wàn zhàng cái , , shēng jīn bào wèi céng kāi       
niǎo huā luò rén zài , , zhú tóng fèng lái       
liáng yīn zhǔ , , jiù jiāo xīn wéi jué xián āi       
jiǔ quán tàn sān guāng , , yòu sòng wén xīng tái
哭李商隐注音
  • shāng
    yǐn
  • [
    [
    táng
    cháo
    ]
    ]
    cuī
    jué
  • chéng
    xīng
    láng
    shān
    shì
    guī
    gāo
    rǎng
    bào
    zhǎng
    tàn
  • lín
    zhī
    sān
    chūn
    jìn
    xué
    hǎi
    lán
    gàn
  • fēng
    chuī
    dēng
    zhú
    miè
    xìng
    míng
    zhǎng
    zài
    chǐ
    齿
    hán
  • zhī
    yīng
    wài
    pān
    shù
    biàn
    便
    zhe
    shang
    shàng
    jiàng
    tán
  • èr
  • líng
    yún
    wàn
    zhàng
    cái
    ,
    ,
    shēng
    jīn
    bào
    wèi
    céng
    kāi
  • niǎo
    huā
    luò
    rén
    zài
    ,
    ,
    zhú
    tóng
    fèng
    lái
  • liáng
    yīn
    zhǔ
    ,
    ,
    jiù
    jiāo
    xīn
    wéi
    jué
    xián
    āi
  • jiǔ
    quán
    tàn
    sān
    guāng
    ,
    ,
    yòu
    sòng
    wén
    xīng
    tái
例句
柴进~,一片言语,娄敏中大喜,就留柴进在相府管待。(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一百十六回)
哭李商隐注解

  ⑴成纪:古县名,战国时设置,县址大约在今陕西省秦安县。星郎:《后汉书·明帝纪》:“馆陶公主为子求郎,不许,而赐钱千万。谓群臣曰:‘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苟非其人,则民受殃,是以难之。’”后因称郎官为“星郎”。
  ⑵适归:往归;归向。高壤:土丘。一作“黄壤”。
  ⑶词林:词坛。借指文学界。
  ⑷学海:喻指学术界。波澜:比喻诗文的跌宕起伏。
  ⑸物外:世外。谓超脱于尘世之外。琪树:仙境中的玉树。
  ⑹霓(ní)裳(cháng):神仙的衣裳。相传神仙以云为裳。一作“霓衣”。绛坛:一作“玉坛”。
  ⑺凌云:多形容志向崇高或意气高超。
  ⑻襟抱:怀抱之意。这里指远大的理想。
  ⑼竹死桐枯:传说中的凤凰非甘泉不饮,非竹不食,非梧桐不栖。这里是说社会残酷地剥夺了李商隐生存下去的条件。
  ⑽踠(wǎn):屈曲、弯曲的意思。
  ⑾绝弦:断绝琴弦,喻失去知音。《吕氏春秋·本味》:“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⑿九泉:犹黄泉。指人死后的葬处。三光:古人以日月星为三光。
  ⒀文星:文曲星,传说中天上掌管人间文事的星宿,通常指富有文才的人,此处指李商隐。

哭李商隐译文

  其一
  成纪郎官名字叫李义山,身归黄土让人空怀长叹。
  诗词树林的枝叶已落尽,学术界的浪涛一夜枯干。
  狂风暴雨把那灯烛吹灭,姓名一直在我心中思念。
  他应该到世外攀折玉树,身著霓裳登上那仙人坛。
  其二
  空怀有凌云万丈的高才,一生胸襟不曾片刻展开。
  鸟啼花落斯人归于何处,竹死桐枯凤鸟不再飞来。
  良马不遇足因无主而弯,知音痛失心由断弦而哀。
  冥府不用感叹阴阳相隔,又有文星送入坟墓中来。

哭李商隐创作背景

  李商隐是晚唐诗坛的一颗巨星,他热衷政治,胸怀大志,对皇帝昏聩、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深为不满,志欲革除积弊,却怀才不遇,抱负难酬,最终成为朋党之争的牺牲品。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四十五岁的李商隐郁郁而终。他的挚友崔珏在得知他去世的消息,悲痛万分,写下了这两首《哭李商隐》。

哭李商隐赏析

  这两首诗是情辞并茂的悼友诗。李商隐是一代才人。李商隐的诗辞采精工富丽,韵调婉转微,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但是,由于政治宗派斗争的原因,这样的大诗人病死于荥阳后,文坛竟然出奇地沉默,极少有人赋诗撰文来纪念他。现存的当时悼念李商隐的诗仅有两首。这珍贵的两首《哭李商隐》诗出自李的挚友、诗人崔珏之手。
  第一首诗表达对亡友李商隐的深切悼念,同时赞叹其文学奇才,感慨其不幸的命运遭遇。全诗感情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让人读了潸然泪下,生出同感,达到完美的艺术效果。
  第二首,崔珏说李商隐有“才”且“凌云万丈”,可知其才之高,而冠以“虚负”二字,便写出了对世情的不平。有“襟抱”且终生不泯,可知其志之坚,而以“未曾开”收句,便表现了对世事的鞭辟和对才人的叹惜。首联貌似平淡,实则包含数层跌宕,高度概括了李商隐坎坷仕途、怀才不遇的一生。
  中间两联,承首联而写“哭”。李商隐有《流莺》诗:“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以伤春苦啼的流莺,因花落而无枝可栖,自喻政治上的失意。崔诗“鸟啼花落人何在”,则用“鸟啼花落”烘托成一幅伤感色调的虚景,唤起人们对李商隐身世的联想,以虚托实,使“哭”出来的“人何在”三个字更实在,更有力,悲悼的意味更浓。
  第四句以“桐枯凤死”暗喻李商隐的去世。《庄子·秋水》:“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竹实)不食,非醴泉不饮”,足见其高贵。这鹓雏即是凤一类的鸟。李商隐在科第失意时,曾把排抑他的人比作嗜食腐鼠的鸱鸟,而自喻为鹓雏。(《安定城楼》:“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当时凤在,就无桐可栖,无竹可食。此时竹死,桐枯,凤亡,就更令人悲怆了。此句用字平易、精审,可谓一哭三叹也!
  “良马足因无主踠”,良马不遇其主,致使腿脚屈曲,步履维艰,这是喻示造成李商隐悲剧的根本原因,要归之于压制人才的黑暗的政治现实。一般人都为此深感悲愤,何况作为李商隐的旧交和知音呢?“旧交心为绝弦哀”,明哭一声,哀得恸切。春秋时,俞伯牙鼓琴,只有钟子期闻琴音而知雅意,子期死后,伯牙因痛失知音而绝弦罢弹。作者借此故事,十分贴切地表达了对亡友真挚的情谊和沉痛的哀思。
  尾联作者独运匠心,采用了“欲进故退”的手法,荡开笔触,不说自己的悲哀,却用劝慰的语气说:“九泉莫叹三光隔,又送文星入夜台”。意思是说:莫要悲叹九泉之下见不到日月星三光吧,现在您的逝去,就是送入冥间的一颗光芒四射的“文星”啊!这其实既不是安慰亡友,也不是诗人自慰。李商隐潦倒一生,郁郁而逝,人世既不达,冥间不可期。因此说,这只不过是作者极度悲痛的另一种表达方式,是“反进一层”之法。
  撼动人心的悲恸,是对有价值的东西的毁灭。这两首诗就是紧紧抓住了这一点,把誉才、惜才和哭才结合起来写,由誉而惜,由惜而哭,以哭寓愤。誉得愈高,惜得愈深,哭得愈痛,感情的抒发就愈加浓烈,对黑暗现实的控诉愈有力,诗篇感染力就愈强。互为依存,层层相生,从而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哭李商隐名家点评

清初钱牧斋、何义门《钱何评注唐诗鼓吹》:此其二,又玄取其一较有味。要之,有其一在前,则此篇反覆嗟惜亦自佳也。
清代朱三锡《东岩草堂评订唐诗鼓吹》:朱东岩曰:义山为绝世之才,不能大用,坎坷终身。一起二句自是先生知己,九原有灵当为泣下。三四用一问一答法,二句不平是哭其死也。五六是哭其未遇而死也。七八是开说,聊为先生作慰词耳。
清代薛雪《一瓢诗话》:崔珏以《鸳鸯》得名,而《哭义山》之作,亦是九原知己。
清代梅成栋《精选五七言律耐吟集》:后人无数挽词,未能出此。

  • 古诗词学习网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关注我们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