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延巳 (903--960)又名延嗣,字正中,五代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人。在南唐做过宰相,生活过得很优裕、舒适。他的词多写闲情逸致辞,文人的气息很浓,对北宋初期的词人有比较大的影响。宋初《钓矶立谈》评其“学问渊博,文章颖发,辩说纵横”,其词集名《阳春集》。

冯延巳其它作品精选

zuopinjingxuan

《醉桃源》
分享数:265
朝代: 唐朝 | 作者:冯延巳 | 类型:写风|写花|写马|写人|踏青|写草|写梅|秋千|

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

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

秋千慵困解罗衣,画梁双燕归。

拼音
zuì táo yuán
[ [ táng cháo ] ] féng yán
nán yuán chūn bàn qīng shí , , fēng wén       
qīng méi dòu liǔ méi , , zhǎng dié fēi       
huā zhòng , , cǎo yān , , rén jiā lián chuí       
qiū qiān yōng kùn jiě luó , , huà liáng shuāng yàn guī
醉桃源注音
  • zuì
    táo
    yuán
  • [
    [
    táng
    cháo
    ]
    ]
    féng
    yán
  • nán
    yuán
    chūn
    bàn
    qīng
    shí
    ,
    ,
    fēng
    wén
  • qīng
    méi
    dòu
    liǔ
    méi
    ,
    ,
    zhǎng
    dié
    fēi
  • huā
    zhòng
    ,
    ,
    cǎo
    yān
    ,
    ,
    rén
    jiā
    lián
    chuí
  • qiū
    qiān
    yōng
    kùn
    jiě
    luó
    ,
    ,
    huà
    liáng
    shuāng
    yàn
    guī
醉桃源古诗译文

在南园的仲春时节去踏青游玩,微风拂面,还能听到马的嘶鸣声。青青的梅子如同豆子般大小,细长的柳叶好似美人的眉毛,白昼渐渐变长,蝴蝶在空中飞舞。花朵上的露珠浓重,草丛间的雾气低垂,家家户户的帘幕都垂了下来。少女在秋千上玩得慵懒困乏,解开罗衣,此时看到画梁上的双燕归来。

醉桃源古诗注解
  • 南园:南边的园子,泛指游玩之地。
  • 踏青:春日郊游。
  • 青梅如豆:青色的梅子像豆子一样大小。
  • 日长:白昼渐长。
  • 花露重:花朵上的露珠浓重。
  • 草烟低:草丛间的雾气低垂。
  • 慵困:慵懒困乏。
  • 画梁:有彩绘装饰的屋梁。
醉桃源创作背景

冯延巳生活在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其词作多写男女之情和宫廷生活。这首《醉桃源》描绘了春日踏青的场景,可能是他在宫廷生活中的闲暇时光,或是在游玩时有感而发创作出来的。当时的社会相对稳定,文化艺术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诗词创作也十分繁荣,这首词体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人的生活情趣。

醉桃源古诗赏析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踏青图。上阕通过“南园春半”“风和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蝶飞”等意象,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明媚美好的景象,营造出欢快的氛围。下阕则笔锋一转,描绘了“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的宁静画面,暗示了少女内心的孤寂。最后“秋千慵困解罗衣,画梁双燕归”,将少女的慵懒困乏与双燕的归巢形成鲜明对比,更增添了一份寂寞和惆怅,含蓄地表达了少女的相思之情。整首词意境优美,语言清新自然,情景交融,是冯延巳词作中的佳作。

醉桃源知识点

冯延巳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著名词人,其词多写闲情逸致,对北宋初期的词人有较大影响。《醉桃源》又名《阮郎归》,是词牌名。词在形式上有严格的格律要求,不同的词牌有不同的格律和韵律。这首词押平声韵,在节奏上给人一种舒缓、优美的感觉。

醉桃源讲解

从内容上看,这首词先描绘了春日的美景,然后引入人物的活动,最后通过对比表达出人物的情感。在写景方面,词人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如“青梅如豆柳如眉”,将青梅比作豆子,柳叶比作美人的眉毛,形象地写出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在抒情方面,词人没有直接表达少女的相思之情,而是通过环境的烘托和人物的动作、神态来暗示,使情感表达更加含蓄委婉。这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是古典诗词中常用的技巧,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网站地图Html版http://www.881023.com 渝ICP备20220143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