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entuijian
秋野明,秋风白,塘水漻漻虫啧啧。
云根台藓山上石,冷红泣露娇啼色。
荒畦九月稻叉牙,蛰萤低飞陇径斜。
石脉水流泉滴沙,鬼灯如漆点松花。
秋夜的田野格外明亮,秋风一片惨白。池塘里的水清澈见底,虫声唧唧作响。山岩上布满了石藓,那带着寒露的秋花,犹如美人哭泣般娇弱。九月的荒地里,稻穗参差不齐,萤火虫在斜斜的田埂上低低飞舞。石缝里渗出的泉水,滴落在沙子上,鬼火像漆黑的夜空中点缀着的松花。
李贺一生仕途不顺,仅做过奉礼郎这样的小官,政治抱负无法实现,又体弱多病,生活穷困潦倒。这首《南山田中行》是他在南山一带行走时所作,通过描绘秋天田野的荒寒景象,抒发了自己内心的苦闷和对人生的感慨。
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和奇异的想象,描绘了一幅阴森、荒寒的秋夜田野图。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色彩描写,如“秋野明,秋风白”,以“明”和“白”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冷红泣露娇啼色”一句,将秋花拟人化,赋予其娇弱、哀怨的情感,生动地表现了秋景的凄凉。“鬼灯如漆点松花”则充满了奇幻色彩,给人以神秘、恐怖的感觉。整首诗意境幽冷,情感深沉,体现了李贺诗歌独特的艺术风格。
李贺是中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诗歌风格独特,以奇幻、瑰丽、冷艳著称,被后人称为“诗鬼”。他善于运用神话传说、鬼怪灵异等题材,创造出独特的艺术境界。其诗歌常常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悲愤和对人生的思考。在表现手法上,他注重色彩的运用和意象的营造,使诗歌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
这首诗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来理解。开头两句“秋野明,秋风白,塘水漻漻虫啧啧”,通过对秋夜田野景象的描写,勾勒出一幅清冷、寂静的画面,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接着“云根台藓山上石,冷红泣露娇啼色”,描绘了山上的石头和秋花,进一步渲染了秋景的凄凉。“荒畦九月稻叉牙,蛰萤低飞陇径斜”,则描写了荒地里的稻田和低飞的萤火虫,增添了画面的荒凉感。最后“石脉水流泉滴沙,鬼灯如漆点松花”,以奇幻的鬼火作结,使整首诗的意境达到了高潮。诗人通过这些描写,不仅展现了秋天田野的自然景象,更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孤独、苦闷和对人生的无奈。
网站地图Html版http://www.881023.com 渝ICP备20220143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