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农(1687—1763)清代书画家,扬州八怪之首。字寿门、司农、吉金,号冬心先生、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布衣终身。好游历,卒无所遇而归。晚寓扬州,卖书画自给。嗜奇好学,工于诗文书法,诗文古奥奇特,并精于鉴别。书法创扁笔书体,兼有楷、隶体势,时称“漆书”。五十三岁后才工画。其画造型奇古,善用淡墨干笔作花卉小品,尤工画梅。 金农,字寿门、司农、吉金,号冬心,又

金农其它作品精选

zuopinjingxuan

《过小孤山》
分享数:119
朝代: 清朝 | 作者:金农 | 类型:写风|写山|写水|写人|

古县萧条对岸开,大江行色榜人催。

水多风处轻抬眼,浮出青山似覆杯。

拼音
guò xiǎo shān
[ [ qīng cháo ] ] jīn nóng
xiàn xiāo tiáo duì àn kāi , , jiāng háng bǎng rén cuī       
shuǐ duō fēng chù qīng tái yǎn , , chū qīng shān bēi
过小孤山注音
  • guò
    xiǎo
    shān
  • [
    [
    qīng
    cháo
    ]
    ]
    jīn
    nóng
  • xiàn
    xiāo
    tiáo
    duì
    àn
    kāi
    ,
    ,
    jiāng
    háng
    bǎng
    rén
    cuī
  • shuǐ
    duō
    fēng
    chù
    qīng
    tái
    yǎn
    ,
    ,
    chū
    qīng
    shān
    bēi
过小孤山古诗译文

对岸古老的县城显得萧条冷落,在江上行船的景色被船夫催促着前行。在多水多风的地方我轻轻抬眼望去,一座青山仿佛倒扣的杯子一般浮出水面。

过小孤山古诗注解
  • 古县:古老的县城。
  • 萧条:寂寞冷落,毫无生气。
  • 榜人:船夫。
  • 覆杯:倒扣的杯子。
过小孤山创作背景

金农一生未仕,他喜好游历,足迹遍布大江南北。这首《过小孤山》可能是他在游历途中经过小孤山时所作。小孤山是长江中的名山,以其独特的风貌吸引着众多文人墨客。金农在乘船经过此地时,被眼前的景色所触动,从而创作了这首诗。

过小孤山古诗赏析

首句“古县萧条对岸开”,描绘出对岸古老县城的冷落景象,给人一种沧桑、孤寂之感,为全诗奠定了一种略带凄凉的基调。“大江行色榜人催”,则写出了诗人在江上行船的动态,船夫催促着前行,更增添了一种漂泊的意味。

后两句“水多风处轻抬眼,浮出青山似覆杯”是全诗的亮点。在多水多风的江面上,诗人不经意地抬眼,看到青山如倒扣的杯子般从水面浮现出来。这一景象描写得生动形象,将青山的形态逼真地展现出来,给人以新奇的视觉感受。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诗人在漂泊途中偶然发现美景的惊喜之情。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金农独特的诗歌风格。

过小孤山知识点

金农是“扬州八怪”之一,他的诗、书、画均有很高的造诣。其诗歌风格独特,多以自然景色为题材,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小孤山位于长江中下游,是一处著名的自然景观,常出现在古代文人的诗词中。

过小孤山讲解

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乘船经过小孤山时的所见所感,展现了一幅独特的江景图。诗的前两句营造了一种孤寂、漂泊的氛围,而后两句则通过对青山的描写,给人带来了一丝惊喜和美感。从创作手法上看,诗人运用了白描的手法,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画面的轮廓,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诗人当时的心境和眼前的景色。在学习这首诗时,我们可以体会到金农诗歌的独特魅力,以及古人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力和细腻的情感表达。

网站地图Html版http://www.881023.com 渝ICP备20220143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