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中庸 (?—约775)名淡,中庸是其字,唐代边塞诗人。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为柳宗元族人。大历年间进士,曾官鸿府户曹,未就。萧颖士以女妻之。与弟中行并有文名。与卢纶、李端为诗友。所选《征人怨》是其流传最广的一首。《全唐诗》存诗仅13首。其诗以写边塞征怨为主,然意气消沉,无复盛唐气象。

柳中庸其它作品精选

zuopinjingxuan

《征人怨》
分享数:220
朝代: 唐朝 | 作者:柳中庸 | 类型:写雪|写山|黄河|写马|写人|征人|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拼音
zhēng rén yuàn
[ [ táng cháo ] ] liǔ zhōng yōng
suì suì jīn guān , , cháo cháo dāo huán       
sān chūn bái xuě guī qīng zhǒng , , wàn huáng rào hēi shān
征人怨注音
  • zhēng
    rén
    yuàn
  • [
    [
    táng
    cháo
    ]
    ]
    liǔ
    zhōng
    yōng
  • suì
    suì
    jīn
    guān
    ,
    ,
    cháo
    cháo
    dāo
    huán
  • sān
    chūn
    bái
    xuě
    guī
    qīng
    zhǒng
    ,
    ,
    wàn
    huáng
    rào
    hēi
    shān
征人怨古诗译文

年年转战在金河和玉门关,天天都同马鞭和战刀作伴。暮春三月还飞飘着洁白的雪花,万里黄河环绕着黑山蜿蜒东流。

征人怨古诗注解
  • 金河:即黑河,在今呼和浩特市城南。
  • 玉关:即甘肃玉门关。
  • 马策:马鞭。
  • 刀环:刀柄上的铜环,此处指刀。
  • 三春:春季的三个月或暮春。
  • 青冢:西汉时王昭君的坟墓,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之南。
  • 黑山:一名杀虎山,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南。
征人怨创作背景

唐朝自开国以来,战事频繁,士兵长期不得归家。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征人久戍不归的怨恨。柳中庸通过此诗,深刻地表达了征人对战争的厌倦和对家乡的思念。

征人怨古诗赏析

这首诗对仗工整,“岁岁”对“朝朝”,“金河”对“玉关”,“马策”对“刀环”,“三春”对“万里”,“白雪”对“黄河”,“归青冢”对“绕黑山”,严谨而精巧。诗中没有直接写征人的怨情,但句句都渗透着怨意。从“岁岁”“朝朝”可以看出征人长期辗转奔波的痛苦;“三春白雪”与“万里黄河绕黑山”的描写,以景衬情,表现出征人所处环境的艰苦和内心的孤寂。整首诗意境雄浑,情感深沉,是边塞诗中的佳作。

征人怨知识点

本诗运用了对仗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表现力。诗中描绘的场景具有典型的边塞特色,展现了唐朝边塞战争的风貌。同时,诗人借景抒情,通过描写自然景象来传达征人的情感,这种写作手法值得学习。

征人怨讲解

《征人怨》是一首反映边塞征人生活的诗歌。诗的前两句“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用“岁岁”“朝朝”强调时间的漫长,“金河”“玉关”点明征战的地点,“马策”“刀环”则代表了征人的军旅生活,生动地展现了征人长期在外征战的疲惫和无奈。后两句“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描绘了暮春时节,塞外依旧白雪皑皑,黄河奔腾环绕着黑山的景象,进一步烘托出征人所处环境的恶劣和内心的凄凉。整首诗没有一个“怨”字,但处处都流露出征人对战争的怨恨和对家乡的思念。

网站地图Html版http://www.881023.com 渝ICP备20220143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