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uopinjingxuan
rementuijian
辛亥之冬,予载雪诣石湖。
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
石湖把玩不已,使工伎肄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暗香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
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
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
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疏影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
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
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
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
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
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昔日皎洁的月色,曾经多少次照着我,在梅花边吹笛?我唤起美人,不顾清冷寒冽,一起攀折梅花。如今我像何逊渐渐老去,早已忘却了春风般华丽的词笔。只是诧异,那竹外稀疏的梅花,将清冷的幽香融入华丽的宴席。江南水乡,正是一片寂静。叹息想寄去梅花,路途却如此遥远,况且夜雪刚刚堆积。对着翠玉酒杯容易落泪,红梅默默无语,更勾起我深深的回忆。常常记得曾经携手同游的地方,千万株梅树压满了西湖寒碧的湖水。如今梅花又一片片被风吹尽,何时才能再见到它呢?
苔枝上点缀着如玉般的梅花,有翠鸟小小,在枝头一同栖息。在客居他乡时与它相逢,在篱笆角的黄昏中,它默默无语,独自倚靠在修长的竹子旁。昭君不习惯塞外的风沙遥远,只能暗暗回忆江南江北的故乡;想象她佩环叮当,在月夜归来,化作了这幽独的梅花。还记得深宫的旧事,寿阳公主正在睡梦中,梅花飞落在她的蛾眉上。不要像春风那样无情,不管梅花的娇美,应该早早为它安排金屋。可它还是一片一片随波流去,又只能哀怨地吹奏《梅花落》的曲子。等到那时,再去寻觅它的幽香,它已经化作小窗上的一幅横幅画了。
宋光宗绍熙二年(1191)冬天,姜夔冒雪去拜访石湖居士范成大。在范成大那里住了一个月,范成大拿出纸笔,请求姜夔创作新的词曲。姜夔创作了《暗香》《疏影》两首词。范成大反复把玩,让乐工歌女练习演唱,音节和谐婉转,于是将它们命名为《暗香》《疏影》。
《暗香》《疏影》是姜夔的自度曲,这两首词是姜夔咏梅的代表作。词中通过回忆、想象、联想等手法,将梅花的形象与历史典故、个人情感紧密结合,营造出一种清幽、孤寂、哀怨的意境。
上阕以回忆起笔,描绘了昔日在梅花边吹笛、与美人攀折梅花的情景,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接着笔锋一转,感叹自己如今像何逊一样渐渐老去,失去了往日的才华和激情。“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以梅花的清冷幽香,烘托出自己内心的孤寂和凄凉。“江国,正寂寂”,描绘了江南水乡的寂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孤寂的氛围。“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表达了想寄去梅花却路途遥远的无奈和惆怅。“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通过酒杯和红梅,抒发了深深的思念之情。“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回忆起曾经与美人携手同游西湖,千万株梅树压满寒碧湖水的美景,与如今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表达了对梅花凋零的惋惜和对美好时光不再的感慨。
下阕继续描写梅花,运用了多个典故,赋予梅花丰富的象征意义。“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描绘了梅花的美丽和高洁。“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将梅花比作一位在客居他乡时孤独寂寞的女子,形象地表现了梅花的幽独。“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以昭君自比,表达了自己流落他乡的孤独和对故乡的思念。“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用寿阳公主梅花落额的典故,增添了梅花的妩媚和娇柔。“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表达了对梅花的怜惜和呵护之情。“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表达了对梅花飘零的无奈和哀怨。“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以梅花化作小窗上的一幅横幅画,暗示了美好事物的消逝和不可挽回,给人留下无尽的惆怅。
1. 姜夔是南宋著名词人、音乐家,其词多写个人身世飘零和相思离别之苦,也有部分作品反映了社会现实。他的词格律严谨,音调谐婉,风格清幽冷峭。
2. 自度曲是词人自己创制的词调。姜夔精通音律,创作了许多自度曲,《暗香》《疏影》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3. 词中运用了多个典故,如何逊咏梅、昭君出塞、寿阳公主梅花落额等,这些典故丰富了词的内涵,增添了词的文化底蕴。
4. 词的上阕和下阕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昔日的美好与如今的孤独、梅花的盛开与凋零等,增强了词的艺术感染力。
《暗香》这首词以梅花为线索,贯穿了作者的回忆、感慨和思念之情。词的开篇通过回忆昔日在梅花边的美好时光,营造出一种温馨、浪漫的氛围。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作者渐渐老去,失去了往日的才华和激情,心中充满了无奈和惆怅。梅花的清冷幽香,象征着作者内心的孤寂和凄凉。下阕运用了多个典故,将梅花与历史人物和故事相结合,赋予了梅花更深层次的象征意义。作者以梅花自比,表达了自己流落他乡的孤独和对故乡的思念。同时,也对梅花的飘零感到惋惜和哀怨,暗示了美好事物的消逝和不可挽回。整首词意境清幽
网站地图Html版http://www.881023.com 渝ICP备20220143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