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送太常萧博士弃官归养赴东都》
分享数:77
朝代: 唐朝 | 作者:刘禹锡 | 类型:

兄弟尽鸳鸾,归心切问安。

贪荣五彩服,遂挂两梁冠。

侍膳曾调鼎,循陔更握兰。

从今别君后,长忆德星看。

拼音
sòng tài cháng xiāo shì guān guī yǎng dōng dōu
[ [ táng cháo ] ] liú
xiōng jìn yuān luán , , guī xīn qiē wèn ān       
tān róng cǎi , , suí guà liǎng liáng guàn       
shì shàn céng diào dǐng , , xún gāi gèng lán       
cóng jīn bié jun1 hòu , , zhǎng xīng kàn
送太常萧博士弃官归养赴东都注音
  • sòng
    tài
    cháng
    xiāo
    shì
    guān
    guī
    yǎng
    dōng
    dōu
  • [
    [
    táng
    cháo
    ]
    ]
    liú
  • xiōng
    jìn
    yuān
    luán
    ,
    ,
    guī
    xīn
    qiē
    wèn
    ān
  • tān
    róng
    cǎi
    ,
    ,
    suí
    guà
    liǎng
    liáng
    guàn
  • shì
    shàn
    céng
    diào
    dǐng
    ,
    ,
    xún
    gāi
    gèng
    lán
  • cóng
    jīn
    bié
    jun1
    hòu
    ,
    ,
    zhǎng
    xīng
    kàn
送太常萧博士弃官归养赴东都古诗译文

萧博士的兄弟们都是朝廷中的杰出官员,而他自己归乡的心情急切,一心想回去向父母问安。他贪恋能身着五彩服侍奉双亲的天伦之乐,于是毅然辞去了官职。他曾在父母身边精心侍奉饮食,如今遵循孝道更增添了他的美德。从今天和你分别之后,我会常常回忆起你这颗如同德星般的贤才。

送太常萧博士弃官归养赴东都古诗注解
  • 鸳鸾:比喻朝官。这里指萧博士的兄弟们都在朝廷担任重要官职。
  • 问安:指向父母问安,表达对父母的关怀与孝道。
  • 五彩服:即斑斓衣,相传老莱子年七十,常穿五彩衣为婴儿状以娱双亲。这里指侍奉父母。
  • 两梁冠:古代博士所戴的一种帽子,这里代指官职。
  • 调鼎:本义是烹调食物,这里指侍奉父母饮食。
  • 循陔:《诗经·小雅·南陔》:“循彼南陔,言采其兰。”后因以“循陔”为侍奉父母的代称。
  • 握兰:《易·系辞上》有“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后常以“握兰”比喻人有美德。
  • 德星:古以景星、岁星等为德星,认为国有贤人,德星就会出现。这里比喻萧博士。
送太常萧博士弃官归养赴东都创作背景

刘禹锡生活在唐朝时期,当时社会重视孝道,士人们以孝悌为美德。萧博士身为太常博士,本在朝廷任职,却为了归乡赡养父母而毅然弃官。刘禹锡有感于萧博士的孝行,写下此诗为其送行。

送太常萧博士弃官归养赴东都古诗赏析

这首诗是对萧博士弃官归养这一孝行的赞美之作。首联“兄弟尽鸳鸾,归心切问安”,通过对比萧博士兄弟在朝廷的荣耀,突出他归乡尽孝的急切心情,展现出他重孝轻官的高尚品格。颔联“贪荣五彩服,遂挂两梁冠”,“贪荣”一词看似矛盾,实则巧妙地表达了他对侍奉父母这种天伦之乐的珍视,为了尽孝不惜放弃官职。颈联“侍膳曾调鼎,循陔更握兰”,进一步描绘他在父母身边的孝行以及自身的美德。尾联“从今别君后,长忆德星看”,表达了诗人对萧博士的不舍和敬重,将他比作德星,认为他的孝行和品德值得铭记。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体现了当时社会对孝道的推崇。

送太常萧博士弃官归养赴东都知识点

1. 古诗中常见的用典手法,如“五彩服”“循陔”“握兰”“德星”等,这些典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使诗歌更具文化底蕴。

2. 唐朝时期的社会风尚,孝道在当时被视为重要的道德准则,许多士人会为了尽孝而做出一些选择,如萧博士弃官归养。

3. 刘禹锡诗歌的风格,他的诗歌多有现实意义,此诗通过对萧博士孝行的赞美,反映了当时的社会价值观。

送太常萧博士弃官归养赴东都讲解

这首诗围绕萧博士弃官归养的事件展开。诗人首先点明萧博士家庭背景,兄弟们在朝廷为官,而他却一心归乡尽孝。接着通过“五彩服”和“两梁冠”的对比,突出他对孝道的重视。颈联描述他的孝行和品德,展现出他是一个既孝顺又有美德的人。最后尾联表达诗人对他的不舍和敬意。整首诗不仅是对萧博士个人的赞美,也从侧面反映了唐朝社会对孝道的重视和推崇,让我们看到了当时社会的一种价值取向。同时,诗中运用的典故也为我们了解古代文化提供了一个窗口。

网站地图Html版http://www.881023.com 渝ICP备20220143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