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敬宗睿武昭愍孝皇帝挽歌三首》
分享数:112
朝代: 唐朝 | 作者:刘禹锡 | 类型:写水|写人|写云|

宝历方无限,仙期忽有涯。

事亲崇汉礼,传圣法殷家。

晚出芙蓉阙,春归棠棣华。

玉轮今日动,不是画云车。

任贤劳梦寐,登位富春秋。

欲遂东人幸,宁虞杞国忧。

长杨收羽骑,太液泊龙舟。

惟有衣冠在,年年怆月游。

讲学金华殿,亲耕钩盾田。

侍臣容谏猎,方士信求仙。

虹影俄侵日,龙髯不上天。

空馀水银海,长照夜灯前。

拼音
jìng zōng ruì zhāo mǐn xiào huáng wǎn sān shǒu
[ [ táng cháo ] ] liú
bǎo fāng xiàn , , xiān yǒu       
shì qīn chóng hàn , , chuán shèng yīn jiā       
wǎn chū róng què , , chūn guī táng huá       
lún jīn dòng , , shì huà yún chē       
rèn xián láo mèng mèi , , dēng wèi chūn qiū       
suí dōng rén xìng , , níng guó yōu       
zhǎng yáng shōu , , tài lóng zhōu       
wéi yǒu guàn zài , , nián nián chuàng yuè yóu       
jiǎng xué jīn huá diàn 殿 , , qīn gēng gōu dùn tián       
shì chén róng jiàn liè , , fāng shì xìn qiú xiān       
hóng yǐng é qīn , , lóng rán shàng tiān       
kōng shuǐ yín hǎi , , zhǎng zhào dēng qián
敬宗睿武昭愍孝皇帝挽歌三首注音
  • jìng
    zōng
    ruì
    zhāo
    mǐn
    xiào
    huáng
    wǎn
    sān
    shǒu
  • [
    [
    táng
    cháo
    ]
    ]
    liú
  • bǎo
    fāng
    xiàn
    ,
    ,
    xiān
    yǒu
  • shì
    qīn
    chóng
    hàn
    ,
    ,
    chuán
    shèng
    yīn
    jiā
  • wǎn
    chū
    róng
    què
    ,
    ,
    chūn
    guī
    táng
    huá
  • lún
    jīn
    dòng
    ,
    ,
    shì
    huà
    yún
    chē
  • rèn
    xián
    láo
    mèng
    mèi
    ,
    ,
    dēng
    wèi
    chūn
    qiū
  • suí
    dōng
    rén
    xìng
    ,
    ,
    níng
    guó
    yōu
  • zhǎng
    yáng
    shōu
    ,
    ,
    tài
    lóng
    zhōu
  • wéi
    yǒu
    guàn
    zài
    ,
    ,
    nián
    nián
    chuàng
    yuè
    yóu
  • jiǎng
    xué
    jīn
    huá
    diàn
    殿
    ,
    ,
    qīn
    gēng
    gōu
    dùn
    tián
  • shì
    chén
    róng
    jiàn
    liè
    ,
    ,
    fāng
    shì
    xìn
    qiú
    xiān
  • hóng
    yǐng
    é
    qīn
    ,
    ,
    lóng
    rán
    shàng
    tiān
  • kōng
    shuǐ
    yín
    hǎi
    ,
    ,
    zhǎng
    zhào
    dēng
    qián
敬宗睿武昭愍孝皇帝挽歌三首古诗译文

第一首:原本宝历(敬宗年号)应该是无尽的,可皇帝的仙期却忽然到了尽头。侍奉双亲尊崇汉朝的礼仪,传承圣业效法殷家的规矩。傍晚走出芙蓉阙,春天归来时如同棠棣花凋谢。玉轮今日转动,却不是那画着云的车(意即皇帝逝去)。

第二首:任用贤才让皇帝劳心于梦寐之间,登上帝位时正值青春年少。本想满足东方百姓的期望去巡游,哪里料到会有杞人忧天般的灾祸。长杨宫收起了羽林军的坐骑,太液池停泊着龙舟。只有衣冠还在,年年让人在月夜中感到悲怆。

第三首:在金华殿讲学论道,亲自耕种钩盾田。侍臣能够容忍皇帝去打猎,方士却让皇帝相信可以求仙。彩虹的影子忽然遮住了太阳,皇帝却不能像黄帝那样乘龙上天。只留下那水银做成的海,长久地照着夜灯之前。

敬宗睿武昭愍孝皇帝挽歌三首古诗注解
  • 宝历:唐敬宗年号,这里借指敬宗在位的时光。
  • 仙期:指皇帝去世。
  • 汉礼:汉朝的礼仪制度。
  • 殷家:指殷朝的传承制度。
  • 芙蓉阙:皇宫的宫门。
  • 棠棣华:比喻兄弟情谊,这里可能暗示皇室内部的情况。
  • 玉轮:可指月亮,也可指代皇帝的车驾。
  • 画云车:装饰着云纹的车,象征皇帝出行。
  • 东人幸:指皇帝去东方巡游。
  • 杞国忧:比喻不必要的忧虑和灾祸。
  • 长杨:汉代宫殿名,这里借指皇家园林。
  • 太液:汉代宫廷池名,这里也指皇家园林中的水池。
  • 金华殿:汉代宫殿名,是皇帝讲学的地方。
  • 钩盾田:皇家园林中的田地,皇帝有时会举行亲耕仪式。
  • 谏猎:劝谏皇帝打猎。
  • 虹影俄侵日:可能暗示有不祥之兆。
  • 龙髯不上天:传说黄帝乘龙上天,这里指皇帝未能像黄帝那样长寿。
  • 水银海:古代帝王陵墓中用水银做成的海。
敬宗睿武昭愍孝皇帝挽歌三首创作背景

唐敬宗李湛在位时间较短且行为荒诞,喜好游乐、击球等,最终被宦官刘克明等人杀害。刘禹锡这首挽歌创作于敬宗去世之后,是为悼念敬宗而作。诗人通过挽歌表达对皇帝命运的感慨以及对朝政的一些思考。

敬宗睿武昭愍孝皇帝挽歌三首古诗赏析

这组挽歌从多个方面对敬宗的一生进行了回顾和感慨。在第一首中,“宝历方无限,仙期忽有涯”点明敬宗本应有着长久的统治,却突然离世,充满了惋惜之情。“事亲崇汉礼,传圣法殷家”描述了敬宗在礼仪传承方面的作为。“晚出芙蓉阙,春归棠棣华”以景衬情,暗示着皇室的兴衰。

第二首中,“任贤劳梦寐,登位富春秋”写出敬宗有任用贤才之心,且年少登位本应有一番作为。“欲遂东人幸,宁虞杞国忧”则揭示了皇帝的一些想法和遭遇的灾祸。“长杨收羽骑,太液泊龙舟”描绘出皇家园林的冷落,与曾经的热闹形成对比。

第三首“讲学金华殿,亲耕钩盾田”展现了敬宗在文治方面的一些举措,而“侍臣容谏猎,方士信求仙”则指出他的一些不良行为。“虹影俄侵日,龙髯不上天”用象征手法暗示了敬宗的不幸离世。最后“空馀水银海,长照夜灯前”以陵墓中的景象作结,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敬宗睿武昭愍孝皇帝挽歌三首知识点

1. 挽歌:是古代哀悼死者的诗歌,通常用于葬礼等场合,表达对逝者的哀悼和缅怀之情。

2. 唐代年号:宝历是唐敬宗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3. 古代礼仪制度:诗中提到的汉礼、殷家的传承制度,反映了古代不同朝代在礼仪、传承等

网站地图Html版http://www.881023.com 渝ICP备20220143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