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罢郡归洛阳闲居》
分享数:108
朝代: 唐朝 | 作者:刘禹锡 | 类型:写花|月下|写酒|

十年江海守,旦夕有归心。

及此西还日,空成东武吟。

花间数杯酒,月下一张琴。

闻说功名事,依前惜寸阴。

拼音
jun4 guī luò yáng xián
[ [ táng cháo ] ] liú
shí nián jiāng hǎi shǒu , , dàn yǒu guī xīn       
西 hái , , kōng chéng dōng yín       
huā jiān shù bēi jiǔ , , yuè xià zhāng qín       
wén shuō gōng míng shì , , qián cùn yīn
罢郡归洛阳闲居注音
  • jun4
    guī
    luò
    yáng
    xián
  • [
    [
    táng
    cháo
    ]
    ]
    liú
  • shí
    nián
    jiāng
    hǎi
    shǒu
    ,
    ,
    dàn
    yǒu
    guī
    xīn
  • 西
    hái
    ,
    ,
    kōng
    chéng
    dōng
    yín
  • huā
    jiān
    shù
    bēi
    jiǔ
    ,
    ,
    yuè
    xià
    zhāng
    qín
  • wén
    shuō
    gōng
    míng
    shì
    ,
    ,
    qián
    cùn
    yīn
罢郡归洛阳闲居古诗译文

在江海之地做了十年郡守,日日夜夜都有回归的心思。等到如今西归洛阳之日,却只能徒然吟诵《东武吟》。在花丛间饮下几杯美酒,在月光下弹奏一张古琴。听闻他人说起求取功名之事,依旧还是珍惜每一寸光阴。

罢郡归洛阳闲居古诗注解
  • 十年江海守:指诗人在外地做了十年郡守。江海,泛指诗人任职的地方。
  • 旦夕:早晚,形容时间短,这里表示时时刻刻。
  • 西还:指回到西边的洛阳。
  • 东武吟:乐府旧题,多写感叹人生短暂、荣华易逝。这里诗人借此表达自己罢郡归乡的感慨。
  • 依前:依旧,照旧。
  • 惜寸阴:珍惜每一寸光阴,指珍惜时间。
罢郡归洛阳闲居创作背景

刘禹锡在外地任职多年,经历了宦海沉浮。此诗创作于他罢郡回到洛阳闲居之时。多年的外放生涯让他身心疲惫,回归洛阳后,他在闲适的生活中回顾自己的仕途,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罢郡归洛阳闲居古诗赏析

首联“十年江海守,旦夕有归心”,直接点明自己在外地任职多年,且一直渴望回归。“十年”强调时间之长,“旦夕”突出归心之切。颔联“及此西还日,空成东武吟”,回到洛阳后,却只能徒然感慨,流露出一种壮志未酬的无奈。颈联“花间数杯酒,月下一张琴”,描绘了一幅闲适的生活画面,体现出诗人在闲居中寻求内心宁静的状态。尾联“闻说功名事,依前惜寸阴”,表明诗人虽然处于闲居状态,但听到功名之事,依旧珍惜时间,可见其内心并未真正放下对功名的追求,体现了诗人积极进取的精神。整首诗情感复杂,既有归乡的闲适,又有壮志未酬的遗憾,还有对未来的期待。

罢郡归洛阳闲居知识点

1. 刘禹锡: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他的诗歌题材广泛,风格雄浑豪迈,代表作有《陋室铭》《竹枝词》《乌衣巷》等。

2. 《东武吟》:乐府旧题,属于杂曲歌辞。其内容多表达人生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叹息。

3. 诗歌意象:诗中的“花间”“月下”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闲适的氛围,与诗人的心境相契合。

罢郡归洛阳闲居讲解

这首诗是刘禹锡罢郡归乡后的有感而发。从整首诗来看,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前两联表达了他多年外放的疲惫和回归后的无奈,后两联则展现了他在闲适生活中依然积极进取的心态。在学习这首诗时,我们可以体会到诗人在不同人生阶段的情感变化,以及他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同时,诗中的意象运用和情感表达也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例如如何通过具体的场景来营造氛围,如何在诗歌中表达复杂的情感等。

网站地图Html版http://www.881023.com 渝ICP备20220143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