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uopinjingxuan
rementuijian
暑服宜秋著,清琴入夜弹。
人情皆向菊,风意欲摧兰。
岁稔贫心泰,天凉病体安。
相逢取次第,却甚少年欢。
到了秋天,适宜穿上凉爽的衣服,在夜晚悠然地弹奏清琴。人们的情趣都向着菊花,秋风的意向却好像要摧折兰花。年成丰收,即便贫穷内心也安泰,天气凉爽,久病的身体也安稳下来。与友人相逢,随意相处,这种快乐比少年时还要强烈。
此诗是刘禹锡在秋季暑气消退时所作,赠给好友白居易(乐天)。当时可能刘禹锡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暑热和身体不适,秋凉之后,身体和心情都有所好转,于是有感而发写下此诗,与友人分享自己的感受。
首联“暑服宜秋著,清琴入夜弹”,描绘了秋初的生活场景,暑服未换,清琴夜弹,营造出一种闲适、悠然的氛围。颔联“人情皆向菊,风意欲摧兰”,通过“人情”与“风意”的对比,以菊和兰象征不同的事物,菊代表大众喜爱的、顺应时节的东西,兰则象征美好却易受伤害的事物,可能暗示了社会现实中美好事物容易遭到破坏。颈联“岁稔贫心泰,天凉病体安”,体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心境,即使生活贫困,但年成丰收让他内心安定,天气转凉使久病之躯也恢复了安稳。尾联“相逢取次第,却甚少年欢”,与友人相逢,不拘礼节,这种随意的相处比少年时的欢乐更胜一筹,表现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既有对生活的细致描绘,又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1. 刘禹锡是唐朝著名诗人,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他的诗歌风格豪迈洒脱,富有哲理。
2. 古代文人有赏菊的传统,菊花在古代文化中象征着高洁、隐逸等品质。
3. 兰在古代文化中常被视为美好、高洁的象征,如“芝兰玉树”“兰心蕙质”等。
这首诗以秋初暑退为背景,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从生活场景的描写到对自然现象的感悟,再到对人生的思考,层层递进。诗中既有对生活细节的捕捉,如暑服、清琴,又有对社会现象的隐喻,如人情向菊、风意摧兰。颈联体现了诗人不被贫困和疾病所困扰的豁达胸怀,尾联则强调了友情的珍贵。学习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精神境界,同时也能从中汲取面对生活困境的力量。
网站地图Html版http://www.881023.com 渝ICP备20220143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