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uopinjingxuan
rementuijian
翔鸾阙下谢恩初,通籍由来在石渠。
暂入南宫判祥瑞, 还归内殿阅图书。
故人犹在三江外,同病凡经二纪馀。
今日荐君嗟久滞,不惟文体似相如。
在翔鸾阙下初次谢恩,我进入仕途本就源自石渠阁。暂时进入南宫判理祥瑞之事,之后又回到内殿翻阅图书。老朋友还远在三江之外,我们一同历经磨难已有二十多年。如今举荐你,感叹你长久地仕途不顺,不仅仅是因为你的文章风格像司马相如。
此诗是刘禹锡在得到官职升迁后所作。当时他转任仪曹郎,仍担任集贤学士,于是举荐韩愈代替自己原来的职位,并写下此诗寄给韩愈。刘禹锡与韩愈是好友,二人在政治和文学上都有一定的交往和共鸣。他们都曾在仕途上历经坎坷,刘禹锡此时的升迁或许让他想起了同样怀才不遇的韩愈,因此举荐他。
首联“翔鸾阙下谢恩初,通籍由来在石渠”,诗人点明自己在宫廷谢恩,强调自己进入仕途与集贤院的渊源。颔联“暂入南宫判祥瑞,还归内殿阅图书”,描述了自己工作的职责,既体现了工作的重要性,也透露出一种忙碌而充实的状态。颈联“故人犹在三江外,同病凡经二纪馀”,笔锋一转,想到远方的老友韩愈,二人同病相怜,历经多年的磨难。尾联“今日荐君嗟久滞,不惟文体似相如”,直接表明举荐韩愈的原因,不仅是因为他的文章写得好,更感叹他长久以来仕途不顺。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自身境遇的感慨,也有对老友的关切和举荐之情。
1. 石渠阁是汉代宫中藏书之处,后世常用来代指藏书、著述或学术机构。
2. 司马相如是西汉著名的文学家,以辞赋著称,其代表作有《子虚赋》《上林赋》等。他的文学风格华丽、夸张,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纪”是古代的时间单位,一纪为十二年。
这首诗是刘禹锡的赠友之作,具有丰富的情感和历史文化内涵。从内容上看,它展现了诗人的仕途经历和与老友的深厚情谊。在语言表达上,简洁明了,用典恰当,如“石渠”“相如”等典故的运用,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底蕴。从情感层面分析,诗人既有对自己升迁的感慨,也有对老友韩愈的同情和举荐之意。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了解到唐代文人之间的交往和他们在仕途上的起伏,也能感受到古代文人之间相互欣赏、相互扶持的美好情谊。
网站地图Html版http://www.881023.com 渝ICP备20220143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