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uopinjingxuan
rementuijian
大艑高帆一百尺,新声促柱十三弦。
扬州市里商人女,来占江西明月天。
刘禹锡生活在中唐时期,当时商业繁荣,扬州更是成为了重要的商业中心。商人阶层崛起,文化交流频繁。诗人在旅途中,于夜晚听闻商人船上传来的古筝声,有感而发创作了此诗。
诗的首句“大艑高帆一百尺”,描绘出大船的雄伟壮观,展现了商业运输的繁荣景象,也暗示了商人的富足。“新声促柱十三弦”,从视觉转到听觉,“新声”给人新颖之感,“促柱”则营造出一种急切、欢快的氛围,让人仿佛能听到那清脆激昂的筝声。
后两句“扬州市里商人女,来占江西明月天”,将焦点落在商人女身上。“扬州市里”点明了女子的身份和出处,扬州的繁华赋予了她独特的气质。“来占江西明月天”,一个“占”字,生动地表现出商人女的自在和随性,她带着扬州的风情,来到江西的江面上,在明月的照耀下,享受着属于自己的时光。整首诗通过对商人船中筝声和商人女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商业文化。
1. 刘禹锡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
2. 古筝是中国古老的弹拨弦鸣乐器,战国时期流行于秦地,故又称“秦筝”。古制筝为十三弦,后来形制逐渐增多。
3. 唐代商业繁荣,扬州是当时重要的商业城市,有“扬一益二”的说法,即扬州的繁华程度居天下第一,益州(今成都)居第二。
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唐代商业社会的一个场景。诗人先从大船的形象入手,展现出商业活动的规模和气势。接着通过对筝声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欢快、活泼的氛围。最后将目光聚焦在商人女身上,她的出现为画面增添了一份灵动和风情。
从艺术手法上看,诗中运用了视觉和听觉相结合的描写方式,使读者能够全方位地感受到当时的场景。同时,用词精准,如“占”字,生动地表现出商人女的性格特点。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却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内容,让我们对唐代的商业文化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网站地图Html版http://www.881023.com 渝ICP备20220143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