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唐郎中宅与诸公同饮酒看牡丹》
分享数:92
朝代: 唐朝 | 作者:刘禹锡 | 类型:写花|写人|

今日花前饮,甘心醉数杯。

但愁花有语,不为老人开。

拼音
táng láng zhōng zhái zhū gōng tóng yǐn jiǔ kàn dān
[ [ táng cháo ] ] liú
jīn huā qián yǐn , , gān xīn zuì shù bēi       
dàn chóu huā yǒu , , wéi lǎo rén kāi
唐郎中宅与诸公同饮酒看牡丹注音
  • táng
    láng
    zhōng
    zhái
    zhū
    gōng
    tóng
    yǐn
    jiǔ
    kàn
    dān
  • [
    [
    táng
    cháo
    ]
    ]
    liú
  • jīn
    huā
    qián
    yǐn
    ,
    ,
    gān
    xīn
    zuì
    shù
    bēi
  • dàn
    chóu
    huā
    yǒu
    ,
    ,
    wéi
    lǎo
    rén
    kāi
唐郎中宅与诸公同饮酒看牡丹古诗译文

今天在牡丹花前饮酒,心甘情愿地醉饮几杯。只是发愁牡丹花要是会说话,恐怕不会为我这老人而开放。

唐郎中宅与诸公同饮酒看牡丹古诗注解
  • 唐郎中:指唐姓的郎中,郎中是官职名。
  • 但愁:只是发愁。
  • 花有语:将花拟人化,设想花会说话。
唐郎中宅与诸公同饮酒看牡丹创作背景

此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刘禹锡一生历经坎坷,多次被贬。在唐郎中宅与友人一同饮酒赏牡丹时,他有感而发写下此诗。当时他或许已步入老年,面对盛开的牡丹,感慨时光流逝,自身年华老去。

唐郎中宅与诸公同饮酒看牡丹古诗赏析

首句“今日花前饮,甘心醉数杯”,直接点明在牡丹花前饮酒,“甘心”二字体现出诗人此时饮酒的畅快与随性,沉醉于花前之景。第二句“但愁花有语,不为老人开”笔锋一转,由眼前的畅快转为深沉的愁绪。诗人设想花若有语,或许不会为自己这老去之人而开放,将花拟人化,生动地表达出他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在赏花饮酒的愉悦中蕴含着淡淡的哀愁。

唐郎中宅与诸公同饮酒看牡丹知识点

1. 刘禹锡是唐朝著名诗人,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白居易合称“刘白”。

2. 牡丹在唐朝是富贵、繁荣的象征,深受人们喜爱,许多诗人都以牡丹为题材创作诗歌。

3. 诗歌中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花以人的情感和语言,使诗歌更具感染力。

唐郎中宅与诸公同饮酒看牡丹讲解

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在花前饮酒本是一件乐事,但诗人却因自身的年龄和经历,产生了时光易逝的感慨。“花有语”的设想非常巧妙,它打破了人与花之间的界限,让读者更能体会到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岁月的无奈。我们在阅读这首诗时,不仅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还能领略到唐朝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

网站地图Html版http://www.881023.com 渝ICP备20220143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