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与歌童田顺郎》
分享数:74
朝代: 唐朝 | 作者:刘禹锡 | 类型:写花|写人|

天下能歌御史娘,花前叶底奉君王。

九重深处无人见,分付新声与顺郎。

拼音
tóng tián shùn láng
[ [ táng cháo ] ] liú
tiān xià néng shǐ niáng , , huā qián fèng jun1 wáng       
jiǔ zhòng shēn chù rén jiàn , , fèn xīn shēng shùn láng
与歌童田顺郎注音
  • tóng
    tián
    shùn
    láng
  • [
    [
    táng
    cháo
    ]
    ]
    liú
  • tiān
    xià
    néng
    shǐ
    niáng
    ,
    ,
    huā
    qián
    fèng
    jun1
    wáng
  • jiǔ
    zhòng
    shēn
    chù
    rén
    jiàn
    ,
    ,
    fèn
    xīn
    shēng
    shùn
    láng
与歌童田顺郎古诗译文

天下闻名的善歌者御史娘,在花前叶下侍奉君王。在宫廷的最深处无人看见,她把新的歌曲传授给了田顺郎。

与歌童田顺郎古诗注解
  • 御史娘:唐代著名歌女。
  • 花前叶底:描绘出在优美的环境中。
  • 九重:指代宫廷,形容宫廷深远。
  • 分付:交付、传授。
  • 新声:新的歌曲。
  • 顺郎:即歌童田顺郎。
与歌童田顺郎创作背景

此诗具体创作背景不详。刘禹锡身处唐朝,当时宫廷音乐文化繁荣,歌女歌童活跃于宫廷内外。这首诗或许是他在听闻御史娘传歌于田顺郎之事后有感而发所作。

与歌童田顺郎古诗赏析

诗的首句点明御史娘善歌且闻名天下,“花前叶底奉君王”描绘出她在宫廷中侍奉君王时的美妙场景,营造出一种华丽而优雅的氛围。后两句“九重深处无人见,分付新声与顺郎”则带有一种神秘的色彩,宫廷深处的传歌之事无人得见,增添了诗歌的神秘感。同时也体现出艺术的传承,御史娘将新声传授给田顺郎,使得技艺得以延续。整首诗语言简洁,却生动地展现了宫廷音乐文化的一个侧面。

与歌童田顺郎知识点

刘禹锡是唐朝著名诗人,其诗风豪迈,有“诗豪”之称。唐代宫廷音乐发达,有许多著名的歌女和歌童,他们在宫廷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九重”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指代宫廷,体现宫廷的尊贵和神秘。

与歌童田顺郎讲解

这首诗通过对御史娘传歌给田顺郎这一事件的描述,让我们了解到唐代宫廷音乐文化的一些情况。诗中既有对歌女风采的展现,也有对宫廷生活的侧面描写。从艺术角度看,诗歌用词精妙,短短四句就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对于学习唐代文化和诗歌的人来说,这首诗是一个很好的素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当时的社会风貌和艺术传承情况。

网站地图Html版http://www.881023.com 渝ICP备20220143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