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uopinjingxuan
rementuijian
玉儿已逐金镮葬,翠羽先随秋草萎。
唯见芙蓉含晓露,数行红泪滴清池。
美人就像那随金镮埋葬的玉儿一样逝去了,美丽的孔雀也如翠羽一般先随着秋草枯萎。如今只能看见芙蓉花含着清晨的露珠,仿佛是几行伤心的红泪滴落在清澈的池水中。
此诗是刘禹锡和西川李尚书之作。薛涛是唐代著名女诗人,与当时许多文人墨客交往密切。李尚书伤孔雀及薛涛,刘禹锡便作此诗相和。薛涛去世后,引发了当时文人的悼念之情,刘禹锡这首诗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诗的前两句“玉儿已逐金镮葬,翠羽先随秋草萎”,运用典故,将薛涛比作绿珠,以孔雀的逝去象征美好事物的消逝,营造出一种凄美、哀伤的氛围。后两句“唯见芙蓉含晓露,数行红泪滴清池”,通过描写芙蓉花含着露珠的景象,将其比作美人的红泪,进一步渲染了悲伤的情感,以景结情,余味悠长。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薛涛的深切悼念之情。
1. 薛涛:唐代女诗人,字洪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她自幼聪慧,八岁能诗,与当时著名诗人元稹、白居易、刘禹锡等都有交往。其诗多以爱情、友情、自然为主题,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细腻。
2. 用典:诗中运用了“玉儿”的典故,使诗歌的内涵更加丰富,表达更加含蓄委婉。用典是古代诗歌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可以增强诗歌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感染力。
3. 以景结情:诗的后两句通过描写芙蓉花含露的景象来抒发情感,这种以景结情的手法能够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
这首诗是刘禹锡为和西川李尚书对孔雀及薛涛的伤怀之作。诗歌开篇就用“玉儿”的典故,将薛涛的逝去渲染得凄美动人,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无常和美好事物的易逝。孔雀的“翠羽先随秋草萎”,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哀伤的氛围。后两句中,芙蓉花上的露珠被诗人赋予了情感,仿佛是美人伤心的红泪,这一意象的运用,将诗人的悼念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整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深沉而含蓄,艺术手法上运用典故和以景结情,值得细细品味。
网站地图Html版http://www.881023.com 渝ICP备20220143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