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和西川李尚书伤孔雀及薛涛之什》
分享数:80
朝代: 唐朝 | 作者:刘禹锡 | 类型:写草|

玉儿已逐金镮葬,翠羽先随秋草萎。

唯见芙蓉含晓露,数行红泪滴清池。

拼音
西 chuān shàng shū shāng kǒng què xuē tāo zhī shí
[ [ táng cháo ] ] liú
ér zhú jīn huán zàng , , cuì xiān suí qiū cǎo wěi       
wéi jiàn róng hán xiǎo , , shù háng hóng lèi qīng chí
和西川李尚书伤孔雀及薛涛之什注音
  • 西
    chuān
    shàng
    shū
    shāng
    kǒng
    què
    xuē
    tāo
    zhī
    shí
  • [
    [
    táng
    cháo
    ]
    ]
    liú
  • ér
    zhú
    jīn
    huán
    zàng
    ,
    ,
    cuì
    xiān
    suí
    qiū
    cǎo
    wěi
  • wéi
    jiàn
    róng
    hán
    xiǎo
    ,
    ,
    shù
    háng
    hóng
    lèi
    qīng
    chí
和西川李尚书伤孔雀及薛涛之什古诗译文

美人就像那随金镮埋葬的玉儿一样逝去了,美丽的孔雀也如翠羽一般先随着秋草枯萎。如今只能看见芙蓉花含着清晨的露珠,仿佛是几行伤心的红泪滴落在清澈的池水中。

和西川李尚书伤孔雀及薛涛之什古诗注解
  • 玉儿:指绿珠,西晋石崇的爱妾,容貌绝美,善吹笛。赵王司马伦专权时,其党羽孙秀派人向石崇索要绿珠,石崇不给,孙秀便矫诏逮捕石崇,绿珠跳楼自尽。这里用来比喻薛涛。
  • 金镮:金环,这里指代绿珠。
  • 翠羽:指孔雀的羽毛,这里代指孔雀。
  • 芙蓉:荷花。
  • 红泪:传说魏文帝所爱美人薛灵芸离别父母时,以玉壶承泪,壶呈红色,至京师,壶中泪凝如血。后因以“红泪”称美人泪。
和西川李尚书伤孔雀及薛涛之什创作背景

此诗是刘禹锡和西川李尚书之作。薛涛是唐代著名女诗人,与当时许多文人墨客交往密切。李尚书伤孔雀及薛涛,刘禹锡便作此诗相和。薛涛去世后,引发了当时文人的悼念之情,刘禹锡这首诗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和西川李尚书伤孔雀及薛涛之什古诗赏析

诗的前两句“玉儿已逐金镮葬,翠羽先随秋草萎”,运用典故,将薛涛比作绿珠,以孔雀的逝去象征美好事物的消逝,营造出一种凄美、哀伤的氛围。后两句“唯见芙蓉含晓露,数行红泪滴清池”,通过描写芙蓉花含着露珠的景象,将其比作美人的红泪,进一步渲染了悲伤的情感,以景结情,余味悠长。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薛涛的深切悼念之情。

和西川李尚书伤孔雀及薛涛之什知识点

1. 薛涛:唐代女诗人,字洪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她自幼聪慧,八岁能诗,与当时著名诗人元稹、白居易、刘禹锡等都有交往。其诗多以爱情、友情、自然为主题,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细腻。

2. 用典:诗中运用了“玉儿”的典故,使诗歌的内涵更加丰富,表达更加含蓄委婉。用典是古代诗歌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可以增强诗歌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感染力。

3. 以景结情:诗的后两句通过描写芙蓉花含露的景象来抒发情感,这种以景结情的手法能够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

和西川李尚书伤孔雀及薛涛之什讲解

这首诗是刘禹锡为和西川李尚书对孔雀及薛涛的伤怀之作。诗歌开篇就用“玉儿”的典故,将薛涛的逝去渲染得凄美动人,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无常和美好事物的易逝。孔雀的“翠羽先随秋草萎”,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哀伤的氛围。后两句中,芙蓉花上的露珠被诗人赋予了情感,仿佛是美人伤心的红泪,这一意象的运用,将诗人的悼念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整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深沉而含蓄,艺术手法上运用典故和以景结情,值得细细品味。

网站地图Html版http://www.881023.com 渝ICP备20220143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