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寄和东川杨尚书慕巢兼寄西川继之二公近从弟…因成是诗》
分享数:79
朝代: 唐朝 | 作者:刘禹锡 | 类型:写人|

太华莲峰降岳灵,两川棠树接郊坰.政同兄弟人人乐, 曲奏埙篪处处听。

杨叶百穿荣会府,芝泥五色耀天庭。

各抛笔砚夸旄钺,莫遣文星让将星。

拼音
dōng chuān yáng shàng shū cháo jiān 西 chuān zhī èr gōng jìn cóng yīn chéng shì shī
[ [ táng cháo ] ] liú
tài huá lián fēng jiàng yuè líng , , liǎng chuān táng shù jiē jiāo shǎng . . zhèng tóng xiōng rén rén , ,        zòu xūn chí chù chù tīng       
yáng bǎi chuān 穿 róng huì , , zhī yào 耀 tiān tíng       
pāo yàn kuā máo yuè , , qiǎn wén xīng ràng jiāng xīng
寄和东川杨尚书慕巢兼寄西川继之二公近从弟…因成是诗注音
  • dōng
    chuān
    yáng
    shàng
    shū
    cháo
    jiān
    西
    chuān
    zhī
    èr
    gōng
    jìn
    cóng
    yīn
    chéng
    shì
    shī
  • [
    [
    táng
    cháo
    ]
    ]
    liú
  • tài
    huá
    lián
    fēng
    jiàng
    yuè
    líng
    ,
    ,
    liǎng
    chuān
    táng
    shù
    jiē
    jiāo
    shǎng
    .
    .
    zhèng
    tóng
    xiōng
    rén
    rén
    ,
    ,
     
    zòu
    xūn
    chí
    chù
    chù
    tīng
  • yáng
    bǎi
    chuān
    穿
    róng
    huì
    ,
    ,
    zhī
    yào
    耀
    tiān
    tíng
  • pāo
    yàn
    kuā
    máo
    yuè
    ,
    ,
    qiǎn
    wén
    xīng
    ràng
    jiāng
    xīng
寄和东川杨尚书慕巢兼寄西川继之二公近从弟…因成是诗古诗译文

太华山的莲花峰降下了山岳的神灵,东川和西川的甘棠树连接着郊外。二公为政如同兄弟一般,让百姓人人欢乐,吹奏起埙篪之乐,处处都能听闻。杨氏子弟箭术高超,荣耀地汇聚在会府;皇帝的诏书五色斑斓,闪耀着天庭的光辉。二公都放下笔砚,拿起了象征军权的旄钺,可不要让文星的光芒逊色于将星啊。

寄和东川杨尚书慕巢兼寄西川继之二公近从弟…因成是诗古诗注解
  • 太华莲峰:太华山的莲花峰,这里象征着降下的神灵,代表着东川杨尚书慕巢和西川杨继之的杰出才能和高尚品德。
  • 棠树:甘棠树,在古代是良吏的象征,这里指代东川和西川的治理。
  • 郊坰:郊外。
  • 埙篪:两种乐器,常用来比喻兄弟和睦。
  • 杨叶百穿:形容箭术高超,这里指杨氏子弟的才能出众。
  • 芝泥:古代皇帝诏书所用的封泥,这里指皇帝的诏书。
  • 旄钺:象征军权的旗帜和大斧,这里指二公掌握了军事大权。
  • 文星:指文人的星宿,代表文学才华。
  • 将星:指武将的星宿,代表军事才能。
寄和东川杨尚书慕巢兼寄西川继之二公近从弟…因成是诗创作背景

具体的创作背景可能已难以确切考证,但从诗题可以推测,刘禹锡是为了回应东川杨尚书慕巢和西川杨继之而作此诗。二公可能是兄弟,且在各自的任上颇有政绩,刘禹锡以此诗表达对他们的赞美和期许。

寄和东川杨尚书慕巢兼寄西川继之二公近从弟…因成是诗古诗赏析

这首诗整体上是对东川杨尚书慕巢和西川杨继之的赞美之作。首联以“太华莲峰降岳灵”开篇,气势宏大,赋予二公以神灵般的气质,“两川棠树接郊坰”则形象地描绘出二公在东川和西川的良好治理,如甘棠树般泽被百姓。颔联“政同兄弟人人乐,曲奏埙篪处处听”,既赞美了二公的为政之道,又强调了他们兄弟般的和睦关系,使百姓安居乐业。颈联“杨叶百穿荣会府,芝泥五色耀天庭”,通过“杨叶百穿”和“芝泥五色”两个典故,分别展现了杨氏子弟的才能和皇帝对二公的重视。尾联“各抛笔砚夸旄钺,莫遣文星让将星”,则鼓励二公不仅要在军事上有所建树,也要保持文学才华,不要让文星的光芒被将星掩盖。整首诗对仗工整,用典恰当,情感真挚,充分体现了刘禹锡的诗歌艺术水平。

寄和东川杨尚书慕巢兼寄西川继之二公近从弟…因成是诗知识点

1. 太华山:即西岳华山,是中国五岳之一,以险峻著称。

2. 甘棠树的象征意义:在古代文化中,甘棠树与良吏相关,源于周召公在甘棠树下办公,后人怀念他的德政,就保护甘棠树并加以歌颂。

3. 埙篪:两种乐器,埙是陶制的吹奏乐器,篪是竹制的吹奏乐器,常用来比喻兄弟之间的和睦关系。

4. 皇帝诏书的相关知识:古代皇帝的诏书通常用芝泥封缄,以显示其庄重和权威。

5. 文星和将星:在古代星相学中,文星代表文人的命运和才华,将星代表武将的命运和才能。

寄和东川杨尚书慕巢兼寄西川继之二公近从弟…因成是诗讲解

刘禹锡这首诗是一首唱和之作,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对东川杨尚书慕巢和西川杨继之进行了高度的赞美。诗的开头就以宏大的自然景观引入,赋予二公超凡的形象,接着从为政、家族等多个方面进行赞美,最后鼓励他们在文武两方面都要有所作为。对于读者来说,这首诗不仅可以欣赏到刘禹锡诗歌的艺术魅力,还能了解到古代文化中一些关于官职、家族、文学和军事等方面的知识。同时,诗中所表达的对兄弟和睦、为官为民的赞美之情,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网站地图Html版http://www.881023.com 渝ICP备20220143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