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uopinjingxuan
rementuijian
夜疑关山月,晓似沙场雪。
曾使西域来,幽情望超越。
将念浩无际,欲言忘所说。
岂是花感人,自怜抱孤节。
夜晚时分,这李花让人恍惚以为是关山之上洒下的明月清辉;拂晓之际,又好似那沙场上堆积的皑皑白雪。我曾出使西域归来,心中幽远的情思期望能有超脱之境。此刻情思浩渺无边,想要诉说却又忘了该说些什么。难道真是这李花触动了我吗?其实是我自怜自己坚守着孤独的节操。
吕温一生仕途坎坷,积极参与政治革新,却屡遭贬谪。这首诗可能创作于他被贬道州期间。在道州城北楼观赏李花时,借景抒情,将自己的人生遭遇、思想情感融入其中,以李花自喻,抒发内心的感慨。
此诗开篇运用两个绝妙的比喻,“夜疑关山月,晓似沙场雪”,分别从夜晚和拂晓两个不同的时间点,形象地描绘出李花的洁白纯净,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营造出一种清冷、高洁的氛围。“曾使西域来,幽情望超越”则引入作者自身的经历,暗示其丰富的人生阅历和高远的志向。“将念浩无际,欲言忘所说”,细腻地刻画了作者内心思绪万千却又难以言说的复杂情感,让读者深切感受到他内心的迷茫与纠结。最后“岂是花感人,自怜抱孤节”点明主旨,表明并非是李花真的有多么感人,而是自己自怜坚守着孤独的节操,抒发了作者在困境中坚守自我、不随波逐流的高尚品格。整首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1. 吕温是中唐时期的诗人,与柳宗元、刘禹锡等交往密切,其作品风格多慷慨激昂、情感真挚。
2. “关山月”“沙场雪”等意象在古代诗歌中常被用来表达思乡、征战、高洁等情感。
3. 借景抒情是古典诗歌中常用的表现手法,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来抒发作者的情感。
这首诗从描写李花的外在形态入手,通过独特的比喻展现出李花的洁白之美。接着引入作者的个人经历,使诗歌的情感内涵更加丰富。在情感表达上,从最初对李花的惊叹,到内心思绪的涌动,再到最后点明自我坚守的主题,层层递进。作者借李花来象征自己的品格,让读者在欣赏李花之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坚守。在学习这首诗时,我们可以重点体会作者如何运用意象和表现手法来传达情感,以及诗歌背后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网站地图Html版http://www.881023.com 渝ICP备20220143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