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孟郊其它作品精选

zuopinjingxuan

《登科后》
分享数:410
朝代: 唐朝 | 作者:孟郊 | 类型:写风|写花|写马|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拼音
dēng hòu
[ [ táng cháo ] ] mèng jiāo
chuò kuā , , jīn cháo fàng dàng       
chūn fēng , , kàn jìn zhǎng ān huā
登科后注音
  • dēng
    hòu
  • [
    [
    táng
    cháo
    ]
    ]
    mèng
    jiāo
  • chuò
    kuā
    ,
    ,
    jīn
    cháo
    fàng
    dàng
  • chūn
    fēng
    ,
    ,
    kàn
    jìn
    zhǎng
    ān
    huā
登科后古诗译文

以往在生活上的困顿与思想上的局促不安再不值得一提了,今朝金榜题名,郁结的闷气已如风吹云散,心上真有说不尽的畅快。策马奔驰于春花烂漫的长安道上,今日的马蹄格外轻盈,不知不觉中早已把长安的繁荣花朵看完了。

登科后古诗注解
  • 登科:唐朝实行科举考试制度,考中进士称及弟,经吏部复试取中后授予官职称登科。
  • 龌龊:原意是肮脏,这里指不如意的处境。
  • 不足夸:不值得一提。
  • 放荡:自由自在,不受约束。
  • 思无涯:兴致高涨。
  • 得意:指考取功名,称心如意。
  • :飞快。
登科后创作背景

公元796年(唐贞元十二年),年届46岁的孟郊又奉母命第三次赴京科考,终于登上了进士第。放榜之日,孟郊喜不自胜,当即写下了生平第一首快诗《登科后》。

登科后古诗赏析

这首诗因为给后人留下了“春风得意”与“走马观花”两个成语而更为人们熟知。诗人两次落第,这次竟然高中,就仿佛一下子从苦海中超度出来,登上了欢乐的顶峰。所以,诗一开头就直接倾泻心中的狂喜,说以往那种生活上的困顿和思想上的不安再也不值得一提了,此时金榜题名,终于扬眉吐气,自由自在,真是说不尽的畅快。“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诗人得意洋洋,心花怒放,便迎着春风策马奔驰于鲜花烂漫的长安道卜.人逢喜事精神爽.此时的诗人神采飞扬,不但感到春风骀荡,天宇高远,大道平阔,就连自己的骏马也四蹄生风了。偌大一座长安城,春花无数,却被他一日看尽,真是“放荡”无比!诗人情与景会,意到笔成,不仅活灵活现地描绘了自己高中之后的得意之态,还酣畅淋漓地抒发了得意之情,明朗畅达而又别有情韵。因而,这两句诗成为人们喜爱的千古名句,并派生出两个成语。

登科后知识点

《登科后》是唐代诗人孟郊于贞元十二年(796年)进士及第时所作的一首七绝。此诗前两句将作者过去失意落拓的处境和现今考取功名的得意情境进行今昔对比,突现今朝跃入新天地时的思绪沸腾;后两句说他在春风里洋洋得意地跨马疾驰,一天就看完了长安的似锦繁花,表现出极度欢快的心情。全诗节奏轻快,一气呵成,在“思苦奇涩”的孟诗中别具一格。

登科后讲解

孟郊四十六岁那年进士及第,他自以为从此可以别开生面、风云际会、龙腾虎跃一番了。满心按捺不住得意欣喜之情,便化成了这首别具一格的小诗。这首诗的前两句“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清晰地描绘出诗人人生境遇的巨大转变。过去,他生活困窘,仕途坎坷,那些不如意的日子根本不值得再去提及。而如今,一朝登科,心境顿时豁然开朗,思想也仿佛挣脱了束缚,自由自在地驰骋。后两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则是脍炙人口的名句。“春风得意”生动地展现出诗人此时的得意神态,仿佛春风都在为他喝彩。“马蹄疾”更是形象地写出了他策马狂奔的欢快场景,仿佛要把这满心的喜悦都挥洒在路上。“一日看尽长安花”,既表现出长安城里繁花似锦的美景,也透露出诗人迫不及待想要分享这份喜悦的心情。整首诗情感奔放,节奏明快,将诗人登科后的喜悦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网站地图Html版http://www.881023.com 渝ICP备20220143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