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entuijian
为水不入海,安得浮天波。
为木不在山,安得横日柯。
再来君子傍,始觉精义多。
大德唯一施,众情自偏颇。
至乐无宫徵,至声遗讴歌。
愿鼓空桑弦,永使万物和。
顾己诚拙讷,干名已蹉跎。
献词惟在口,所欲无馀佗。
乍作支泉石,乍作翳松萝。
一不改方圆,破质为琢磨。
贱子本如此,大贤心若何。
岂是无异途,异途难经过。
水若不流入大海,怎能涌起连天的波浪?树若不生长在山间,怎能伸展遮日的枝柯?再次来到君子身旁,才发觉精深的义理如此之多。大德之人只一心施善,众人的情感自然会有偏斜。极致的快乐无需音乐调节,极致的声音无需歌唱表达。愿弹奏起空桑之琴的琴弦,永远让万物和谐融洽。回头看看自己实在笨拙木讷,追求功名已岁月蹉跎。我只是口头献上言辞,除此之外别无他求。时而像支泉旁的石头,时而像松萝间的遮蔽物。始终不改变自己的原则,虽资质愚钝但愿接受磨炼。我本就是这样的人,不知贤德的您心意如何。难道没有别的途径吗?只是那异途实在难以通过。
此诗是孟郊写给徐州节度使张建封的。孟郊一生仕途坎坷,久试不第,他渴望得到权贵的赏识和引荐,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张建封在当时是一位有威望、有作为的官员,孟郊便写了这首诗呈献给他,希望能得到他的帮助和提携。
诗的开篇以水和木为喻,形象地说明人需要依托合适的环境才能有所作为,引出自己来到张建封身旁才领悟到诸多精义。接着赞颂张建封的大德,强调其施善的纯粹和无私。“至乐无宫徵,至声遗讴歌”进一步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自然和谐的境界。诗人表达了愿与张建封一同营造和谐氛围的愿望。后半部分诗人自谦资质愚钝,追求功名已错过时机,但仍希望能得到张建封的认可和帮助。整首诗言辞恳切,情感真挚,既展现了孟郊对张建封的敬仰,也流露出自己渴望改变命运的急切心情。
1. 孟郊是中唐时期著名诗人,与贾岛并称“郊寒岛瘦”,其诗多写世态炎凉、民间苦难,风格古朴、深沉。
2. 五音是中国古代五声音阶的名称,即宫、商、角、徵、羽,相当于现代音乐的 1、2、3、5、6。
3. 空桑在古代传说中是一个神圣的地方,也是制作乐器的优质木材产地,用空桑之木制作的琴被认为能奏出美妙的音乐。
这首诗是孟郊向张建封表达自己的敬仰和请求帮助的作品。诗中运用了比喻、象征等手法,如用水和木来比喻人对环境的依赖,用“空桑弦”象征高尚的境界和美好的追求。孟郊在诗中一方面展现了自己的谦逊和对张建封的尊崇,另一方面也委婉地表达了自己渴望得到机会、施展才华的愿望。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文人在仕途不顺时,常常通过向权贵献诗来寻求出路,同时也能感受到孟郊诗歌中独特的情感表达和艺术风格。
网站地图Html版http://www.881023.com 渝ICP备20220143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