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孟郊其它作品精选

zuopinjingxuan

《西上经灵宝观》
分享数:93
朝代: 唐朝 | 作者:孟郊 | 类型:写风|写人|道士|

道士无白发,语音灵泉清。

青松多寿色,白石恒夜明。

放步霁霞起,振衣华风生。

真文秘中顶,宝气浮四楹。

一片古关路,万里今人行。

上仙不可见,驱策徒西征。

拼音
西 shàng jīng líng bǎo guān
[ [ táng cháo ] ] mèng jiāo
dào shì bái , , yīn líng quán qīng       
qīng sōng duō shòu 寿 , , bái shí héng míng       
fàng xiá , , zhèn huá fēng shēng       
zhēn wén zhōng dǐng , , bǎo yíng       
piàn guān , , wàn jīn rén háng       
shàng xiān jiàn , , 西 zhēng
西上经灵宝观注音
  • 西
    shàng
    jīng
    líng
    bǎo
    guān
  • [
    [
    táng
    cháo
    ]
    ]
    mèng
    jiāo
  • dào
    shì
    bái
    ,
    ,
    yīn
    líng
    quán
    qīng
  • qīng
    sōng
    duō
    shòu
    寿
    ,
    ,
    bái
    shí
    héng
    míng
  • fàng
    xiá
    ,
    ,
    zhèn
    huá
    fēng
    shēng
  • zhēn
    wén
    zhōng
    dǐng
    ,
    ,
    bǎo
    yíng
  • piàn
    guān
    ,
    ,
    wàn
    jīn
    rén
    háng
  • shàng
    xiān
    jiàn
    ,
    ,
    西
    zhēng
西上经灵宝观古诗译文

灵宝观中的道士不见白发,语音犹如灵泉般清澈悦耳。道观周围的青松呈现出长寿的色泽,白石在夜晚也常常闪烁着光亮。我放开脚步,雨后的云霞随之涌起;抖抖衣衫,华美的清风扑面而来。道观中隐藏着神秘的经文,宝气在殿堂的四周萦绕。这一片古老的关隘之路,承载着古往今来无数行人的足迹。传说中的上仙难以得见,我徒劳地策马西行,追寻着他们的踪迹。

西上经灵宝观古诗注解
  • 道士无白发:形容道士修行有道,驻颜有术,不显衰老。
  • 语音灵泉清:将道士的声音比作灵泉,突出其声音的清澈、纯净。
  • 青松多寿色:青松象征长寿,“多寿色”描绘出青松的苍翠、生机勃勃。
  • 白石恒夜明:白石在夜晚常常发光,增添了道观的神秘氛围。
  • 放步霁霞起:“放步”即放开脚步行走,“霁霞”指雨后初晴的云霞。
  • 振衣华风生:“振衣”表示抖抖衣服,“华风”指美好的风。
  • 真文秘中顶:“真文”指道教的神秘经文,“秘中顶”表示经文被珍藏在道观的高处。
  • 宝气浮四楹:“宝气”指道观中散发的神秘气息,“四楹”指殿堂的四根柱子,这里代指殿堂。
  • 一片古关路:“古关路”指古老的关隘之路,暗示着历史的沧桑。
  • 万里今人行:“万里”极言路途遥远,“今人行”表示如今的行人依旧在这条路上行走。
  • 上仙不可见:“上仙”指道教传说中的高级仙人,这里表达了仙人难以得见的遗憾。
  • 驱策徒西征:“驱策”指策马前行,“徒”表示徒劳,“西征”指诗人向西行进。
西上经灵宝观创作背景

孟郊一生仕途坎坷,其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的不幸遭遇。这首《西上经灵宝观》可能创作于他某次西行途中,当他路过灵宝观时,被道观的清幽环境和神秘氛围所吸引,从而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诗。当时的他或许在人生的道路上苦苦追寻,希望能在这道教圣地中找到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寄托。

西上经灵宝观古诗赏析

这首诗是孟郊诗歌中的佳作,其精妙之处令人赞叹。开篇“道士无白发,语音灵泉清”,短短两句便勾勒出道士超凡脱俗的形象,为全诗奠定了神秘清幽的基调。接着,“青松多寿色,白石恒夜明”描绘了道观周围的自然景观,青松的长寿之色与白石的夜明之光,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也增添了道观的神秘氛围。“放步霁霞起,振衣华风生”这两句诗,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在道观中漫步时的惬意与畅快,仿佛能让读者感受到那雨后云霞涌起、清风拂面的美妙场景。

“真文秘中顶,宝气浮四楹”则进一步渲染了道观的神秘色彩,让人不禁对其中珍藏的经文和散发的宝气产生无限遐想。“一片古关路,万里今人行”,诗人由眼前的道观联想到古老的关隘之路,感慨古往今来无数行人在这条路上奔波,时光流转,历史沧桑。最后,“上仙不可见,驱策徒西征”表达了诗人对仙人的向往和追寻无果的无奈,使全诗的情感更加深沉。

从艺术手法上看,这首诗运用了比喻、象征等多种手法。如将道士的声音比作灵泉,形象地写出了声音的清澈;青松象征长寿,白石象征纯洁,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同时,诗歌的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意境清幽而深远,体现了孟郊诗歌独特的艺术风格。

西上经灵宝观知识点

1. 孟郊:字东野,唐代著名诗人,与贾岛并称“郊寒岛瘦”。他的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的不幸遭遇,风格古朴、深沉。

2. 灵宝观:道教场所,在古代道教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常被视为修行和祈福的圣地。

3. 道教文化: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强调顺应自然、追求长生不老和精神解脱。在古代文学作品中,道教元素常常出现,反映了当时人们对道教思想的推崇和向往。

西上经灵宝观讲解

这首诗整体围绕着诗人路过灵宝观的所见所感展开。诗的前半部分着重描写了灵宝观的环境和氛围。从道士的形象到周围的自然景观,再到诗人自身在道观中的活动,通过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幽、神秘的氛围。后半部分则由眼前的道观联想到历史和人生,抒发了诗人对仙人的向往和对人生追求的感慨。

孟郊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道士、青松、白石、霁霞、真文、宝气等,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传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同时,诗歌的节奏较为舒缓,用词精准,使得整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韵味悠长。

对于读者来说,这首诗不仅能让我们感受到古代道观的神秘与清幽,也能引发我们对历史、人生的思考。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或许也能从诗中汲取一些宁静和力量,放慢脚步,去探寻内心的精神世界。

网站地图Html版http://www.881023.com 渝ICP备20220143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