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uopinjingxuan
rementuijian
旧说天下山,半在黔中青。
又闻天下泉,半落黔中鸣。
山水千万绕,中有君子行。
儒风一以扇,污俗心皆平。
我愿中国春,化从异方生。
昔为阴草毒,今为阳华英。
嘉实缀绿蔓,凉湍泻清声。
逍遥物景胜,视听空旷并。
困骥犹在辕,沉珠尚隐精。
路遐莫及眄,泥污日已盈。
岁晏将何从,落叶甘自轻。
过去常说天下的山,有一半都在黔中呈现着青葱之色。又听闻天下的泉水,有一半在黔中发出鸣响。山水环绕千万重,其中有君子在行走。儒家的风范一旦得以传播,那些不良的风俗和人心都能变得平和。我希望中原的美好风气,能从这偏远之地生发。过去这里如同有毒的阴草,如今却像阳光下盛开的花朵。美好的果实缀满绿色的藤蔓,清凉的急流倾泻出清脆的声响。在这优美的景物中逍遥自在,视觉和听觉都感受到空旷开阔。被困的骏马还在车辕旁,沉没的珍珠还隐藏着光华。路途遥远难以看到,污泥浊水日益增多。年末时我将何去何从,就像落叶甘愿自甘飘零。
此诗是孟郊赠给黔府王中丞楚之作。黔中地区在当时较为偏远落后,文化和风俗可能相对中原地区有所不同。王中丞楚到黔中任职,可能在当地推行了一些儒家的教化和治理措施,使得当地的风气有所改变。孟郊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王中丞楚治理黔中的肯定和赞美,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感慨。
诗的开篇描绘了黔中地区山水的壮丽,用“天下山半在黔中青”“天下泉半落黔中鸣”夸张地写出了黔中山水的独特地位。接着引出“君子行”,即王中丞楚在当地的作为,强调了他传播儒风、改变污俗的功绩。“我愿中国春,化从异方生”表达了诗人希望中原的美好风气能从黔中这样的偏远之地兴起,体现了诗人对王中丞治理成果的期待和赞赏。随后诗人用“困骥”“沉珠”自比,感慨自己的不得志,同时也暗示了王中丞可能也有被埋没的才能未得到充分施展。最后以“落叶甘自轻”表达了自己在困境中甘愿自处的心境。整首诗既有对黔中美景和王中丞功绩的赞美,又有诗人自身的感慨,情感丰富而深沉。
1. 孟郊是唐代著名诗人,以苦吟著称,与贾岛并称“郊寒岛瘦”。他的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的不幸遭遇,风格古朴、深沉。
2. 黔中在唐代是一个重要的行政区划,其地域范围大致包括今湖南西部、贵州北部等地。由于地理位置偏远,文化和经济相对落后,与中原地区有一定的差异。
3. 儒家思想在唐代仍然占据重要地位,许多官员在地方任职时会推行儒家的教化和治理理念,以改善当地的风俗和社会秩序。
这首诗是孟郊赠给王中丞楚的作品。从内容上看,它可以分为几个层次。首先,诗人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黔中的山水之美,为下文引出王中丞的形象做铺垫。接着,诗人赞美了王中丞传播儒风、改变当地风俗的功绩,表达了对他的敬佩和期待。然后,诗人笔锋一转,以“困骥”“沉珠”自比,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最后,诗人以“落叶甘自轻”表达了自己在困境中坚守自我的态度。在艺术特色方面,诗歌语言古朴,意境开阔,既有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又有对人物形象和情感的刻画,将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同时,诗中运用了比喻、象征等手法,如“阴草毒”“阳华英”“困骥”“沉珠”等,使诗歌的内涵更加丰富。
网站地图Html版http://www.881023.com 渝ICP备20220143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