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李商隐其它作品精选

zuopinjingxuan

《风雨》
分享数:154
朝代: 唐朝 | 作者:李商隐 | 类型:写雨|写风|凄凉|写酒|

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

拼音
fēng
[ [ táng cháo ] ] shāng yǐn
liáng bǎo jiàn piān , , qióng nián       
huáng réng fēng , , qīng lóu guǎn xián       
xīn zhī zāo báo , , jiù hǎo liáng yuán       
xīn duàn xīn fēng jiǔ , , xiāo chóu dòu qiān
风雨注音
  • fēng
  • [
    [
    táng
    cháo
    ]
    ]
    shāng
    yǐn
  • liáng
    bǎo
    jiàn
    piān
    ,
    ,
    qióng
    nián
  • huáng
    réng
    fēng
    ,
    ,
    qīng
    lóu
    guǎn
    xián
  • xīn
    zhī
    zāo
    báo
    ,
    ,
    jiù
    hǎo
    liáng
    yuán
  • xīn
    duàn
    xīn
    fēng
    jiǔ
    ,
    ,
    xiāo
    chóu
    dòu
    qiān
风雨古诗译文

我就像当年的郭震一样,空有《宝剑篇》却无人赏识,一生漂泊,几乎就要在羁旅中耗尽自己的一生。黄叶在风雨中飘落,而高楼上却依然传来悠扬的管弦乐声。新结识的朋友遭到浅薄世俗的诋毁,旧日的好友也因种种机缘而分隔两地。我心中已经断了在新丰美酒中销愁的念头,可即便如此,这借酒消愁的钱又要花掉多少呢?

风雨古诗注解
  • 《宝剑篇》:唐代郭震(字元振)所作。郭震向武则天呈献《宝剑篇》,得到武后赏识。这里作者以郭震自比,暗示自己有才华却不被重用。
  • 羁泊:羁旅漂泊。
  • 穷年:终年,一辈子。
  • 青楼:本指华丽的楼房,这里指显贵人家。
  • 新知:新结交的朋友。
  • 薄俗:浅薄的世俗风气。
  • 旧好:旧日的好友。
  • 新丰酒:唐代马周未发迹时,西游长安,宿新丰旅店,受到店主冷遇,马周便要酒一斗八升,悠然独酌。作者借此典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风雨创作背景

此诗大约作于诗人晚年羁泊异乡期间。李商隐一生仕途坎坷,长期沉沦下僚,漂泊异乡。他虽有远大的抱负和才华,但在当时腐朽的政治环境下,始终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只能在羁旅漂泊中度过一生。这首诗便是他在这种境遇下,感慨身世、抒发悲愤之作。

风雨古诗赏析

这首诗以“风雨”为题,既指自然界的风雨,也象征着诗人一生的坎坷遭遇和社会的黑暗现实。首联以郭震自比,表达了自己有才华却不被重用的苦闷。颔联通过“黄叶”与“青楼”、“风雨”与“管弦”的对比,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在困境中孤独凄凉的处境,同时也揭露了社会的不公。颈联进一步诉说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不幸,新朋旧友都难以相知,更增添了诗人的孤独感。尾联以“心断”二字,表现出诗人对借酒消愁的绝望,将诗人的悲愤之情推向了高潮。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凄凉,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风雨知识点

1. 李商隐是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并称“小李杜”。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多以爱情、身世、政治为题材,情感细腻,意境朦胧。

2. 用典是李商隐诗歌的一大特色,在这首诗中,他运用了郭震的《宝剑篇》和马周的新丰酒典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增强了表现力。

3. 对比手法的运用。诗中通过“黄叶”与“青楼”、“风雨”与“管弦”等对比,突出了诗人的孤独和社会的不公。

风雨讲解

这首诗是李商隐的代表作之一,它深刻地反映了诗人的身世遭遇和内心的痛苦。从结构上看,全诗四联层层递进,情感逐渐加深。首联点明自己的身世和处境,颔联通过写景进一步烘托出凄凉的氛围,颈联从人际交往方面抒发自己的孤独,尾联则以绝望的心情作结。从艺术手法上看,用典和对比的运用使诗歌更加含蓄深沉,富有感染力。对于读者来说,理解这首诗的关键在于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以及把握诗歌中所运用的艺术手法。同时,通过了解李商隐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能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

网站地图Html版http://www.881023.com 渝ICP备20220143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