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uopinjingxuan
rementuijian
玉川子沿孟冬之寒流兮,辍棹上登生生亭。
夫子何之兮, 面逐云没兮南行。
百川注海而心不写兮,落日千里凝寒精。
予日衰期人生之世斯已矣,爰为今日犹犹岐路之心生。
悲夫,南国风涛,鱼龙畜伏。
予小子戆朴,必不能济夫子欲。
嗟自惭承夫子而不失予兮,传古道甚分明。
予且广孤目遐赍于天壤兮,庶得外尽万物变化之幽情。
然后惭愧而来归兮,大息吾躬于夫子之亭。
玉川子在初冬寒冷的江水中行船,停下船桨登上了生生亭。孟夫子要去哪里呢,他的身影随着云朵消失在了南方。众多的河流注入大海,可我的心却无法舒畅,落日映照千里,凝聚着寒冷的精气。我说人生到了衰落的时期,在这世上也就如此了,可到了今天,我这徘徊在歧路的心思又产生了。悲哀啊,南方的风涛汹涌,鱼龙潜伏。我这小子愚笨质朴,必定不能满足夫子的愿望。感叹自己惭愧地承受夫子的关爱而没有辜负他的期望,夫子传授的古道非常分明。我要放开眼界,广泛地在天地间游历,希望能充分体会万物变化的幽深情致。然后惭愧地归来,在夫子的亭中深深地叹息自己。
关于此赋的具体创作背景资料较少。不过从赋的内容可以推测,卢仝登上孟夫子的生生亭,看到孟夫子离去的方向,触景生情,感慨人生的境遇和自己的不足。当时他可能处于人生的某个阶段,对未来感到迷茫,同时又对孟夫子所传授的古道有着深刻的感悟和尊重。在这样的心境下,他写下了这篇赋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此赋开篇点明时间和地点,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百川注海而心不写兮,落日千里凝寒精”,以景衬情,将自己内心的不舒畅与寒冷的自然景象相融合,生动地表现出内心的压抑。作者感慨人生的衰落和自己在歧路的迷茫,体现出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予小子戆朴,必不能济夫子欲”,表达了对自己能力不足的惭愧。而“予且广孤目遐赍于天壤兮,庶得外尽万物变化之幽情”,又展现出一种积极探索、寻求突破的态度。最后回到夫子的亭中叹息,使情感更加深沉。整体来看,赋的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自身境遇的感慨,又有对自然和人生的探索。
1. 卢仝,唐代诗人,自号玉川子,其诗风奇特,以怪奇闻名。
2. 赋是一种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文体,讲究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在这篇赋中,既有优美的描写,又有深刻的抒情和议论。
3. 文中“孟夫子”可能是一位有学识、有品德的人,与卢仝有一定的交往,其生生亭成为卢仝情感抒发的触发点。
《孟夫子生生亭赋》以卢仝登上生生亭的所见所感为线索,展现了他复杂的内心世界。在语言上,用词精妙,如“辍棹”“面逐云没”等,生动地描绘出画面。在情感表达上,从开篇的清冷孤寂到中间的迷茫感慨,再到最后的积极探索和深沉叹息,层层递进,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作者的心境变化。从文学价值来看,它体现了唐代赋的特点,既有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对于理解唐代文人的思想和情感以及赋这种文体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帮助。同时,我们也能从中体会到古人在面对人生困境时的思考和追求。
网站地图Html版http://www.881023.com 渝ICP备20220143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