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因作感怀故国的名词《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在政治上失败的李煜,却在词坛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称为“千古词帝”。

李煜其它作品精选

zuopinjingxuan

《捣练子令》
分享数:205
朝代: 唐朝 | 作者:李煜 | 类型:写风|写人|无奈|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

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拼音
dǎo liàn lìng
[ [ táng cháo ] ]
shēn yuàn jìng , , xiǎo tíng kōng , , duàn hán zhēn duàn fēng       
nài zhǎng rén mèi , , shù shēng yuè dào lián lóng
捣练子令注音
  • dǎo
    liàn
    lìng
  • [
    [
    táng
    cháo
    ]
    ]
  • shēn
    yuàn
    jìng
    ,
    ,
    xiǎo
    tíng
    kōng
    ,
    ,
    duàn
    hán
    zhēn
    duàn
    fēng
  • nài
    zhǎng
    rén
    mèi
    ,
    ,
    shù
    shēng
    yuè
    dào
    lián
    lóng
捣练子令古诗译文

庭院深深,一片寂静,小小的院子空空荡荡。秋风时断时续,远处传来断断续续的捣衣声。无奈这漫漫长夜让人难以入眠,那几声砧声伴着月光传入帘栊。

捣练子令古诗注解
  • 捣练子令:词牌名,又名“捣练子”“深院月”等。
  • 深院静:幽深的庭院一片寂静。
  • 小庭空:小小的庭院空空荡荡。
  • 寒砧:寒秋时节捣衣的声音。砧,捣衣石。
  • 帘栊:窗帘和窗棂,这里泛指窗户。
捣练子令创作背景

此词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从词的内容来看,可能是作者在某个秋夜,因听到捣衣声而触动情思,有感而发所作。在古代,妇女们多在秋夜捣练,为远方的亲人准备寒衣。这种捣衣声常常会引发人们的思乡之情、离别之愁。作者或许也是在这样的情境下,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了词中。

捣练子令古诗赏析

这首词以景衬情,营造出了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开篇“深院静,小庭空”,通过“深”“静”“小”“空”等字眼,描绘出了庭院的幽深寂静和空荡冷清,为全词奠定了基调。“断续寒砧断续风”,将秋风和捣衣声交织在一起,更增添了几分凄凉之感。“无奈夜长人不寐”,直接抒发了主人公因夜长难眠而产生的无奈之情。最后“数声和月到帘栊”,将砧声和月光结合起来,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孤寂的氛围,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和哀愁。

捣练子令知识点

1. 词牌名:“捣练子令”是一种词牌,规定了词的格律和曲调。不同的词牌有不同的字数、句数、平仄等要求。

2. 意象:词中运用了“深院”“小庭”“寒砧”“风”“月”“帘栊”等意象,这些意象都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共同营造出了词的意境。

3. 表现手法:这首词运用了以景衬情的表现手法,通过描写环境来烘托主人公的情感。

捣练子令讲解

这首《捣练子令》是一首短小精悍却意境深远的词。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了周围的环境中。在阅读这首词时,我们可以先想象词中所描绘的画面,感受那种寂静、凄凉的氛围。然后体会主人公在这样的环境下所产生的情感,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同时,我们也可以学习作者运用意象和表现手法来表达情感的技巧,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

网站地图Html版http://www.881023.com 渝ICP备20220143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