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因作感怀故国的名词《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在政治上失败的李煜,却在词坛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称为“千古词帝”。

李煜其它作品精选

zuopinjingxuan

《柳枝》
分享数:230
朝代: 唐朝 | 作者:李煜 | 类型:写风|写人|

风情渐老见春羞,到处芳魂感旧游。

多谢长条似相识,强垂烟穗拂人头。

拼音
liǔ zhī
[ [ táng cháo ] ]
fēng qíng jiàn lǎo jiàn chūn xiū , , dào chù fāng hún gǎn jiù yóu       
duō xiè zhǎng tiáo xiàng shí , , qiáng chuí yān suì rén tóu
柳枝注音
  • liǔ
    zhī
  • [
    [
    táng
    cháo
    ]
    ]
  • fēng
    qíng
    jiàn
    lǎo
    jiàn
    chūn
    xiū
    ,
    ,
    dào
    chù
    fāng
    hún
    gǎn
    jiù
    yóu
  • duō
    xiè
    zhǎng
    tiáo
    xiàng
    shí
    ,
    ,
    qiáng
    chuí
    yān
    suì
    rén
    tóu
柳枝古诗译文

我年华渐老,面对这满眼春光,反倒羞涩起来;看到四处飘飞的落花,不禁想起昔日的游踪。多谢那细长的柳枝好像是旧相识,它特意低垂着如烟雾般的柔穗,轻轻拂过人们的头。

柳枝古诗注解
  • 风情渐老:指人的年华渐渐老去。
  • 芳魂:指落花。
  • 烟穗:形容柳枝细长柔软,像烟雾中的穗子。
柳枝创作背景

此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李煜作为南唐后主,其一生经历了南唐的兴衰。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感慨自己的人生境遇,当看到春日柳枝等景象时,触动了内心的情感而创作。随着南唐局势的变化,他的心境逐渐复杂,这首诗或许就是他在某个春日,借景抒情,抒发自己对时光流逝、人生变迁的感慨。

柳枝古诗赏析

诗的首句“风情渐老见春羞”,将诗人自身的年华老去与春天的蓬勃生机形成鲜明对比,“羞”字生动地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又有面对美好春光的自惭。次句“到处芳魂感旧游”,“芳魂”即落花,落花勾起了诗人对往昔游历的回忆,增添了一份伤感。后两句“多谢长条似相识,强垂烟穗拂人头”,赋予柳枝以人的情感,仿佛柳枝是诗人的旧相识,特意垂下来与人亲近,以柳枝的多情来反衬诗人的孤独寂寞,更深刻地表达出诗人内心的哀愁。整首诗借景抒情,意境清幽,情感真挚,体现了李煜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

柳枝知识点

1. 李煜是南唐最后一位国君,他的词和诗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感慨人生为主。

2. 借景抒情是古典诗歌中常用的表现手法,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的情感,本诗就是借春日柳枝、落花等景象来抒发诗人内心的感慨。

柳枝讲解

这首诗短短四句,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从诗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李煜在经历人生起伏后的复杂心境。诗的开篇就点明了诗人的状态,年华老去的他面对春天的美景竟感到羞涩,这是一种很细腻的情感表达。接着,落花引发了他对旧游的回忆,让我们看到他内心深处对过去时光的怀念。而最后两句对柳枝的描写,更是将这种情感推向了高潮。柳枝仿佛是他的知音,用它的多情来安慰孤独的诗人。学习这首诗,我们不仅能欣赏到李煜诗歌的优美意境,还能体会到他在困境中对生活的感悟。同时,也能让我们了解到借景抒情这种表现手法在诗歌中的运用,以及如何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来传达深刻的情感。

网站地图Html版http://www.881023.com 渝ICP备20220143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