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uopinjingxuan
rementuijian
清晓因兴来,乘流越江岘。
沙禽近方识,浦树远莫辨。
渐到鹿门山,山明翠微浅。
岩潭多屈曲,舟楫屡回转。
昔闻庞德公,采药遂不返。
金涧养芝术,石床卧苔藓。
纷至感耆旧,结揽事攀践。
隐迹今尚存,高风邈已远。
白云何时去,丹桂空偃蹇。
探讨意未穷,回舻夕阳晚。
清晨,因兴致所至,我乘船顺流越过江岘。水中的沙禽,离近了才能辨认;江边的树木,远看难以分辨。渐渐来到鹿门山,山色明媚,一片浅绿。山岩水潭曲折蜿蜒,行船屡次回转。昔日听闻庞德公在此采药后一去不返。他在金涧培育芝术,石床上布满了苔藓。众多的往事让我感慨这里的前辈,我揽衣登山去寻访遗迹。庞德公的隐居遗迹如今还在,但其高尚的风范却已远去。白云不知何时飘去,丹桂徒然地生长着。我探究的兴致未尽,可返回时已是夕阳西下。
此诗创作于孟浩然隐居鹿门山期间。鹿门山在襄阳东南,是东汉隐士庞德公隐居之地。孟浩然一生徘徊于求官与归隐的矛盾之中,他对隐居生活既有向往,又渴望有所作为。登上鹿门山,缅怀先贤,孟浩然感慨万千,于是创作了这首诗。
这首诗先写清晨乘舟前往鹿门山的途中所见之景,沙禽、浦树、山景,描绘出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卷,展现出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接着引出庞德公的典故,表达对这位前辈隐士的敬仰和追慕之情。“隐迹今尚存,高风邈已远”,既感叹遗迹犹在,又惋惜高尚风范难以再寻,流露出诗人对现实的感慨。最后以“探讨意未穷,回舻夕阳晚”结尾,余味悠长,体现出诗人对山水和历史的深入思考与留恋。整首诗情景交融,将写景、叙事、怀古、抒情完美结合,展现了孟浩然诗歌自然清新、意境深远的特点。
1. 孟浩然是唐代山水田园派诗人,与王维并称“王孟”,其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多描写山水田园风光和隐居生活。
2. 庞德公是东汉末年的隐士,他拒绝出仕,隐居鹿门山,采药自给,是襄阳地区著名的隐士代表,对后世文人的隐居思想产生了一定影响。
3. 诗中的“芝术”在古代被视为仙草,有延年益寿的功效,常与隐士的生活联系在一起,象征着隐士追求自然、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
《登鹿门山怀古》是孟浩然的一首经典诗作。诗的开篇通过“清晓因兴来,乘流越江岘”,点明时间和出行方式,展现出诗人随性而至的兴致。接着对沿途景色的描写,从远到近,从模糊到清晰,生动地勾勒出一幅江上晨景图。当到达鹿门山后,诗人笔锋一转,引入庞德公的故事,借古人之事抒发自己的情怀。在寻访庞德公遗迹的过程中,诗人不仅感受到了历史的沧桑变迁,也对先贤的高风亮节表示了深深的敬意。最后,夕阳西下,诗人带着未尽的探究之意返回,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这首诗不仅是对鹿门山景色的赞美,更是对古代隐士精神的追寻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网站地图Html版http://www.881023.com 渝ICP备20220143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