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entuijian
秋月颜色冰,老客志气单。
冷露滴梦破,峭风梳骨寒。
席上印病文,中转愁盘。
疑虑无所凭,虚听多无端。
梧桐枯峥嵘,声响如哀弹。
秋月的颜色如冰般清冷,漂泊多年的游子意气消沉。寒冷却带着露水的雨滴仿佛要把梦境打破,刺骨的寒风梳理着骨头,让人倍感寒冷。席子上印着病体的纹路,在辗转反侧中忧愁盘绕。心中的疑虑没有任何依据,虚幻的听闻大多是无端的猜测。梧桐枯萎枝桠突兀,风吹过的声响就像悲哀的弹奏。
孟郊一生仕途坎坷,穷困潦倒。这首诗可能创作于他晚年漂泊他乡之时,此时他年老体衰,疾病缠身,生活困苦,内心充满了忧愁和苦闷。在一个秋夜,他面对清冷的秋月,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
这首诗以景衬情,通过描写秋夜的清冷、孤寂之景,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忧愁、苦闷和凄凉。诗的开篇“秋月颜色冰,老客志气单”,用“冰”来形容秋月的颜色,生动地表现出秋夜的清冷,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凄凉。“冷露滴梦破,峭风梳骨寒”,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寒冷和孤寂,“滴梦破”“梳骨寒”等词语,将诗人的感受描写得细腻而深刻。中间两联则从诗人的身体和心理状态入手,描写了他病体缠身、忧愁盘绕、疑虑无端的痛苦。最后一联“梧桐枯峥嵘,声响如哀弹”,以景结情,通过描写枯萎的梧桐和悲哀的风声,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悲哀和凄凉。整首诗意境悲凉,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1. 孟郊是唐代著名诗人,与贾岛并称“郊寒岛瘦”,其诗多写世态炎凉,民间苦难,风格奇崛冷峭。
2. 这首诗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秋月颜色冰”)、拟人(“峭风梳骨寒”)等,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3. 以景衬情是古代诗歌中常用的表现手法,这首诗通过描写秋夜的景来抒发诗人的情,使情感表达更加含蓄、深沉。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诗人独自一人在他乡,面对清冷的秋月,内心充满了忧愁和苦闷。诗中通过对秋夜景色的描写,如“秋月”“冷露”“峭风”“梧桐”等,营造出一种悲凉、孤寂的氛围。同时,诗人也通过对自己身体和心理状态的描写,如“老客志气单”“印病文”“中转愁盘”等,表现出自己年老体衰、疾病缠身、生活困苦的处境。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悲凉,让读者深刻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在学习这首诗时,我们可以从诗歌的意象、意境、情感等方面入手,体会诗人的创作意图和艺术手法。
网站地图Html版http://www.881023.com 渝ICP备20220143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