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entuijian
西风落日草斑斑,云薄秋容鸟独还。
两鬓霜华千里客,马蹄又上太行山。
于谦作为明朝的重要官员,长期在外奔波,忙于政务和军务。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巡视或处理公务途中,经过太行山时有感而发所作。当时明朝边疆时有战事,于谦肩负着保卫国家、安定边疆的重任,常年的操劳使得他两鬓斑白,但他依然不辞辛劳,继续为国家和百姓奔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萧瑟的秋景图,西风、落日、衰草、孤鸟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诗人以景衬情,将自己两鬓斑白却仍奔波千里的感慨融入其中。“马蹄又上太行山”一句,“又”字强调了诗人频繁奔波的艰辛,同时也表现出他不辞劳苦、坚守职责的精神。整首诗意境开阔,情感深沉,既有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又有对家国责任的担当。
1. 于谦是明朝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以正直敢言、清正廉洁著称,代表作有《石灰吟》等。
2. 古诗中常运用意象来表达情感,如本诗中的西风、落日、孤鸟等,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3. “两鬓霜华”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白发比作霜花,形象地写出了诗人的苍老。
从诗句结构来看,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开篇的写景为后文的抒情奠定了基调,营造出一种落寞、孤寂的氛围。诗人通过描写秋景中的西风、落日、衰草和孤鸟,让读者感受到了秋天的萧瑟和凄凉。而后两句则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情感,“两鬓霜华”表明诗人已不再年轻,岁月的痕迹在他的脸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但他依然“马蹄又上太行山”,继续为国家和百姓操劳。这体现了诗人高尚的品格和强烈的责任感,他不顾个人的衰老和辛劳,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网站地图Html版http://www.881023.com 渝ICP备20220143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