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李贽《与梅衡湘书》:“‘佛高一尺,魔高一丈。’昔人此言,只要人知有佛即有魔,如形之有影,声之有响,必然不相离者。”
佛高一尺,魔高一丈
佛高一尺,魔高一丈
注音:
FGYC,MGYZ
解译:
原为佛家告诫修行者,要警惕外界诱惑。佛,指佛法;魔,指魔法。后用以比喻一方势力(多指正义的)增长,与之对立的另一方势力(多指非正义的)则加倍增长。
出处:
明·李贽《与梅衡湘书》:“‘佛高一尺,魔高一丈。’昔人此言,只要人知有佛即有魔,如形之有影,声之有响,必然不相离者。”
例句:
《庄子·齐物论》中有一则寓言,说的是齐国的人被魏国的人说服,认为他们的天神能够比齐国的天神更高,于是齐国派人去观察,结果发现魏国的天神只有一尺高,于是齐国把自己的天神制作得更高,以展示自己的优越。然而,魏国得知后再度制作了更高的天神,最终齐国无法追赶魏国,从而得出了佛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成语。
成语简写:
佛高一尺,魔高一丈
感情色彩:
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