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三十七回:“三个商量道:‘没来由看使枪棒,恶了这厮!如今闪得前不巴村,后不着店,却是投那里去宿是好?’”
前不巴村,后不着店
前不巴村,后不着店
注音:
QBBC,HBZD
解译:
巴:靠近。着:挨着。前面没有村子,后面没有旅店。形容走远路走到野外荒郊,找不到歇脚住宿的地方。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三十七回:“三个商量道:‘没来由看使枪棒,恶了这厮!如今闪得前不巴村,后不着店,却是投那里去宿是好?’”
例句:
唐代 韩愈 《观沧海》:“世间如此甚妙事,岂在他人斯在己?前不巴村,后不着店。”
成语简写:
前不巴村,后不着店
感情色彩:
作谓语、定语;指左右无靠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