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欲静而风不宁

树欲静而风不宁
注音: SYJEFBN
解译: 原比喻事情不能如人的心愿。现也比喻阶级斗争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同“树欲静而风不止”。
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1卷:“王爵笑道:‘只怕树欲静而风不宁,便动动也不妨。’尼姑道:‘相公休得取笑!’”
例句: 《孟子·公孙丑上》:“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鱼,我见之于渊,鱼正为我心之欲也。序水者,人何知?夫鱼相知者小,大者千里之外,是鱼之知水也亦小。我见龟鹤之白首突然而来,鱼异之,曰:‘敢问夫子欲何之也?’龟鹤曰:‘吾闻汉使之越也,游于海上。’鱼曰:‘汉使者越中国而游于大海,吾闻之也;至于白首鱼者,汉亦闻之乎?’龟鹤曰:‘汉不闻也。’鱼曰:‘汉之不闻也,与鱼之不知水也,非其智不及汉也,有术使之然也。今夫水者,亦背于所欲之处而趋于所舍乎?奚方一日而有四时之变?旦暮得受其气而已矣。且夫儿戏者,钩己而漏人,犹可见也。’龟鹤曰:‘是亦不可谓之不能也,而有术使然也。’”
成语简写: 树欲静而风不宁
感情色彩: 作宾语、分句;指身不由己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