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者昌,逆德者亡

顺德者昌,逆德者亡
注音: SDZC,NDZW
解译: 符合道德的就可以昌盛,违逆道德的就遭到灭亡。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高帝纪》:“臣闻‘顺德者昌,逆德者亡’,‘兵山无名,事故不成’。”
例句: 《战国策·齐策四》记载了齐国的一位官员名叫田忌,他重视德行的表现,亲近忠诚的臣子,并且对贤能的人物推崇有加。因此,在他的治理下,齐国日益繁荣昌盛。而相反,那些行为反德的人,则会导致国家的衰败和崩溃。这个例子中通过对忠诚臣子和无德之人的对比,用“顺德者昌,逆德者亡”来表达了道德行为与国家命运的密切关系。
成语简写: 顺德者昌,逆德者亡
感情色彩: 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处世等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