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是什么意思

北伐的解释 北伐怎么读

"北伐"词语拼音:běi fá,注音:ㄅㄟˇ ㄈㄚˊ,词性:名词,词式:无词式,繁体:,首字母:B,缩写:bf

北伐
词语 北伐 繁体
拼音 běi fá 注音 ㄅㄟˇ ㄈㄚˊ
词性 名词 词式 无词式
首字母 B 缩写 bf
近义词
反义词
组词

【北伐】的含义

"北伐"是指1926年至1927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场武装反帝爱国运动,是国民革命的一部分。北伐战争的发起人和先锋军队是中共中央南方局、湖南农民协会和工农共和国人民军第一方面军的部队,它以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政治统治为中心。 北伐军的主要战场在广东。北伐战争是一次全国范围内的反帝运动,对蒋介石的独裁统治起了沉重打击,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1927年4月30日,中共中央红一方面军和中国工农红军北方局在北京成立,毛泽东任中央政治委员、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贺龙任副总司令、参谋长。在北伐战争中,红一方面军取得了重大胜利,并为国民革命在全国范围内的发展扫清障碍。 北伐的主要战场是河南、湖北、江西和湖南,其中以广东最集中。北伐期间,毛泽东等一些中共领导人开始从城市转入农村,开辟游击战道路,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前进。北伐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大规模的反帝运动,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政治统治,加强了共产党的武装力量。 请告诉我"东北抗日联军"这个词语在文言文中如何解释?

北伐词语的网络解释

暂无网络解释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