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纸是什么意思
翰纸的解释 翰纸怎么读
"翰纸"词语拼音:hàn zhǐ,注音:ㄏㄢˋ ㄓˇ,词性:副词,词式:无词式,繁体:翰紙,首字母:H,缩写:hz
翰纸
【翰纸】的含义
"翰纸"这个成语出自明代李东阳的《答朱学士》诗:“五字为翰纸,三行无一事。”这里“翰”本指用笔或写文章;“纸”本指写字时写字的地方。翰纸是诗人对自己才华、才能及自己的诗歌作品的一种赞誉,因为书写的时候可以使用他人的写字工具,所以也可以被称为书法家。由于书法的功底深厚,诗文就更不用说了,这便有了"有无相济"的意思了。
"翰"和"纸"两词一来是用来形容诗人才华横溢;二来也是用来形容诗人自己,因为书写的时候可以使用他人的写字工具,所以也可以被称为书法家。由于书写的时候可以使用他人的写字工具,所以便有了这个成语的由来。
翰纸词语的网络解释
"翰纸"的意思是"书法用具",原指书写时所用的毛笔、墨汁和宣纸。后来也引申义为:①文人雅士的诗文集; ②形容文章或诗词等高雅,优美; ③比喻文采斐然的文章或诗歌。
例如,"翰林、翰赋"、“翰林文社”;
“挥毫落墨,写就一纸好翰”。这句诗的意思是: 约略的诗句,用毛笔和宣纸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