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之盟是什么意思

海上之盟的解释 海上之盟怎么读

"海上之盟"词语拼音:hǎi shàng zhī méng,注音:ㄏㄞˇ ㄕㄤˋ ㄓ ㄇㄥˊ,词性:无词性,词式:无词式,繁体:,首字母:H,缩写:hszm

海上之盟
词语 海上之盟 繁体
拼音 hǎi shàng zhī méng 注音 ㄏㄞˇ ㄕㄤˋ ㄓ ㄇㄥˊ
词性 无词性 词式 无词式
首字母 H 缩写 hszm
近义词 暂无
反义词 暂无
组词

【海上之盟】的含义

宋金联合攻辽的盟约。宋朝于1118年和1120年两次遣使渡海赴金,约定双方联合攻辽,灭辽后,宋收回后晋以后割弃给辽的燕、云诸府州,并将每年给辽的岁币给金国。

海上之盟词语的网络解释

海上之盟是指北宋末年宋廷排使节自山东登(今山东蓬莱)、莱(今山东掖县)泛海赴金,签订了共同灭辽复燕(今北京)的军事合作盟约 。由于双方地理上受辽阻隔无法在陆上接触,而需要海上经渤海往来而得名。

北宋末年,长期受辽朝统治的女真族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接着便以摧枯拉朽之势向辽展开了进攻。已经和辽弭兵修好一百余年的北宋统治集团,为了从辽朝手中夺取燕云十六州之地、于重和元年(1118年)遂遣使从海路赴金,商议联合灭辽事宜。

此后,金宋使臣频繁接触,至宣和二年(1120年),双方商定:金取辽中京大定府,宋取辽南京析津府,辽亡后,宋将原给辽之岁币转纳于金国,金同意将燕云十六州之地归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