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皇国是什么意思
教皇国的解释 教皇国怎么读
"教皇国"词语拼音:jiào huáng guó,注音:ㄐ一ㄠˋ ㄏㄨㄤˊ ㄍㄨㄛˊ,词性:无词性,词式:无词式,繁体:,首字母:J,缩写:jhg
教皇国
【教皇国】的含义
公元756-1870年意大利中部由教皇统治的政教合一国家。756年,法兰克国王丕平(矮子)将从伦巴德王国夺来的从腊万纳至罗马的一片土地赠给教皇,教皇国从此开始。到近代国土逐渐缩小,1870年全部并入意大利王国,教皇退居罗马城西北的梵蒂冈。1929年建立梵蒂冈城国。
教皇国词语的网络解释
教皇国是一个假说,认为在14-16世纪的时代中,欧洲出现了一个教皇国。这个假说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1. 人口流动问题:当时由于宗教信仰的不同,不同地区的人口数量存在很大的差异。
2. 空间地理状况:教皇国的地理位置和边界问题也是研究的焦点。
3. 教义冲突:教皇国内出现了许多教派之间的争斗,这些争斗也影响了社会秩序。
4. 城市发展与治理:在教皇国中,城市的存在和发展与国家政治的权力分配紧密相关。
这个假说并未得到广泛认可和验证。它代表了一种假设性的理论,旨在探讨一个教宗王国或教廷内部存在的可能存在,并未找到确凿的证据支持其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