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渎是什么意思
激渎的解释 激渎怎么读
"激渎"词语拼音:jī dú,注音:ㄐ一 ㄉㄨˊ,词性:无词性,词式:无词式,繁体:激瀆,首字母:J,缩写:jd
激渎
【激渎】的含义
"激渎"是成语,出自《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原指鲁国大臣史佚作诗,因他所作的诗过于直率而被鲁哀公看中,特为在场诸臣朗诵,并且赐给金帛赏奖,史佚为此非常高兴,所以常用来形容激昂的言论、举动、行为或文章。后来"激渎"泛指狂放不羁的人、言谈和作品,经常与"激愤"相对应。
另外,"激渎"也可以用于比喻那些过于激烈、鲁莽,缺乏理智的行为或言语。例如:"你这种言行太激渎了!"
激渎词语的网络解释
"激渎"在古代常用作形容泼辣、直率、无理性的表现方式或语境,类似于今天所说的“直来直去”。但是,在现代中文里,“激渎”一词有其他的使用场景。在这里,“激渎”的意思是:
1. 激情澎湃:如“激荡的旋律”,这里比喻一种狂放不羁的感情和行为。
2. 炫耀炫耀自己的才能,表现自己与众不同;如“以激渎之心,欲夸才学”等。
3. 用来形容某些不良现象或者状态。例如,“激荡的政治环境,激化了社会矛盾”。这里的“激荡”就是指一种强烈且不稳定的局面。
总的来说,“激渎”在现代中文里通常表示激情的放纵或炫耀的态度,而“激荡”的意思则更偏向于表现力和戏剧性。
如果你有其他问题或者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