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分田是什么意思
口分田的解释 口分田怎么读
"口分田"词语拼音:kǒu fēn tián,注音:ㄎㄡˇ ㄈㄣ ㄊ一ㄢˊ,词性:无词性,词式:无词式,繁体:,首字母:K,缩写:kft
口分田
【口分田】的含义
1.唐代按人口授田。每口人所受者,皆包含永业田二十亩,其余为口分田。如男丁受田百亩,其中二十亩为永业田,八十亩为口分田。
口分田词语的网络解释
口分田是唐行均田制时什口分配种植谷物的田地。是政府征收田赋的依据。口分田由北魏至隋的露田而来,唐高祖武德七年(公元624年) 和玄宗开元元年 (公元713年) 的规定略有不同。基本内容是: 凡男子年18以上每人授田80亩。奴婢、耕牛均不授田。60岁以上的老男和笃疾、废疾授田40亩,寡妻妾授田30亩。杂户受田如百姓,工商业者、授田减半。年老 (60岁) 还田一半,身死后得全部归还。口分田不得买卖,但自狭乡迁宽乡者例外。凡给口分田,皆从近便,本县无田者,在近县授给。口分田的授、还均在每年十月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