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庙是什么意思

孔子庙的解释 孔子庙怎么读

"孔子庙"词语拼音:kǒng zǐ miào,注音:ㄎㄨㄥˇ ㄗˇ ㄇ一ㄠˋ,词性:无词性,词式:无词式,繁体:孔子廟,首字母:K,缩写:kzm

孔子庙
词语 孔子庙 繁体 孔子廟
拼音 kǒng zǐ miào 注音 ㄎㄨㄥˇ ㄗˇ ㄇ一ㄠˋ
词性 无词性 词式 无词式
首字母 K 缩写 kzm
近义词 暂无
反义词 暂无
组词

【孔子庙】的含义

1.纪念和祭祀孔子的祠庙。多省称"孔庙"。以山东曲阜孔庙为最早﹑最大。曲阜孔庙原为孔子故宅,鲁哀公时立庙,历代迭加增修,至明中叶扩至现存规模。主要建筑物有大成殿﹑奎文阁﹑碑亭等。大成殿前有杏坛,传说为孔子讲学处。唐贞观时,下诏各州县皆立孔庙。

孔子庙词语的网络解释

孔庙,即孔子庙,又称作文庙,是纪念中国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祠庙建筑,在中国各地都有,在历代王朝更迭中又被称作文庙、夫子庙、至圣庙、先师庙、先圣庙、文宣王庙,尤以文庙之名更为普遍。其中南京夫子庙、曲阜孔庙、北京孔庙和吉林文庙并称为中国四大文庙。在中国、朝鲜、日本、越南、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美国等国家分布着2000多座孔庙,中国国内1600多座,而目前国内保存较好的孔庙只有300余座,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21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