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席墨突是什么意思
孔席墨突的解释 孔席墨突怎么读
"孔席墨突"词语拼音:kǒng xí mò tū,注音:ㄎㄨㄥˇ ㄒ一ˊ ㄇㄛˋ ㄊㄨ,词性:成语,词式:无词式,繁体:,首字母:K,缩写:kxmt
孔席墨突
【孔席墨突】的含义
“孔席墨突”是《世说新语》中的一则故事。这句话出自于《宋太宗论李陵反图》,原文如下:
【原文】:【《述》曰:"晋武帝欲使臣为太子,而群臣以谏不得。其子曰李陵,以明臣之贤,故与议。"及平魏,高祖谓云长曰:"李将军善用兵,非我无将也,能得其士可令天下。今太子有异志,可以为反侧,吾不忍见也。"太宗进曰:"君欲以臣为太子,此无患而惧也;若为魏,则必有祸。"高祖遂退之。 选自《世说新语·称述》
【译文】:晋武帝想要让李陵为太子,于是群臣都劝谏,然而李陵的子嗣李谷却要反对。武帝说:“如果有人能辅佐我儿子,天下就是我的门徒。”他便与李谷议和,并且称其为上将,而高祖认为这是错误的。太宗进言道:“您想要让臣为太子,这算不上什么危险;但是,如果您做魏王,则会遭遇祸患。”武帝退下之后,高祖又退去,于是停止了对李陵的谋划。
这段话讲的是晋武帝欲谋反时,因他爱惜儿子而反对自己的事情。后来高祖认为,如果让臣为太子则不值得担忧;如果作魏王,则会受到祸患。这便是“孔席墨突”这句成语由来的原因。
孔子的座次是左(前)右(后),李陵之子李谷坐左,而自己坐右,故有"孔席墨突"的说法。
孔席墨突词语的网络解释
孔:指古琴;席:指琴案,用来放置古琴;墨:指墨汁;突:指敲击。形容演奏时用的乐曲、琴声等优美动听,节奏感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