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数粥是什么意思
口数粥的解释 口数粥怎么读
"口数粥"词语拼音:kǒu shù zhōu,注音:ㄎㄡˇ ㄕㄨˋ ㄓㄡ,词性:无词性,词式:无词式,繁体:口數粥,首字母:K,缩写:ksz
口数粥
【口数粥】的含义
1.旧俗农历十二月廿五日煮赤豆粥,全家计口而食,称"口数粥"或"口数"。
口数粥词语的网络解释
腊月二十五日,中国岁时饮食风俗。吴人以赤豆杂米煮粥,亦有以赤豆作糜,合家同食。若家有外出之人,亦必为其留份。虽襁褓小儿、猫、犬之属亦必数口备之,名曰“口数粥”,以避瘟气。或杂豆渣食之,谓能免人罪过。亦有将此粥奉献异居异性尊长,示一家之意。范成大《口数粥》词云:“家家腊月二十五,淅米如珠和豆煮。大构镣铛分口数,疫鬼闻香走无处。锼姜屑桂浇蔗糖,滑甘无比胜黄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