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袍大袖是什么意思
宽袍大袖的解释 宽袍大袖怎么读
"宽袍大袖"词语拼音:kuān páo dà xiù,注音:ㄎㄨㄢ ㄆㄠˊ ㄉㄚˋ ㄒ一ㄡˋ,词性:量词,词式:无词式,繁体:,首字母:K,缩写:kpdx
宽袍大袖
【宽袍大袖】的含义
“宽袍大袖”是成语,出自《庄子·逍遥游》:“(宋)襄公问于仲尼曰:‘昔者吾有道德之士,其人高冠白帽,长衣宽袍,大袖博带。’……先生闻之,笑而不语。”文中提到的“宽袍大袖”指的是穿戴得体的一种服饰风格,一般指穿着非常正式、优雅、庄重的衣服。这里所说的“宽袍大袖”并不是指服装本身的颜色或图案,而是形容一个人穿衣服时显得非常气派、威严,甚至可以达到“无衣可着”的境界。
成语中的"宽袍大袖"常用来形容某人行事或表现得极为端庄大方,无论是服饰打扮还是言语举止都显现出极强的尊严和不屈的精神。在日常对话中,“宽袍大袖”常被用作形容某人的行为模式、处世态度或者性格特点,例如:“他总是那么宽袍大袖地穿着这件衣服。”或“他那宽袍大袖的样子总是让所有人觉得他很潇洒。”
宽袍大袖词语的网络解释
"宽袍大袖"是成语,出自明朝小说家吴承恩所著的《西游记》。文中描述唐僧师徒五人行走在山中,途中遇到妖魔鬼怪。在山间遇见一个老者,他穿着长袍,腰系宽大的衣衫,手持一根长棍子,模样颇为威严。唐僧、孙悟空等四个人被这一情景吓了一跳,而老者却说:"你等若真能识得我的神通,便可进我居所。"说完后,便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