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宕忘反是什么意思

流宕忘反的解释 流宕忘反怎么读

"流宕忘反"词语拼音:liú dàng wàng fǎn,注音:ㄌ一ㄡˊ ㄉㄤˋ ㄨㄤˋ ㄈㄢˇ,词性:成语,词式:无词式,繁体:,首字母:L,缩写:ldwf

流宕忘反
词语 流宕忘反 繁体
拼音 liú dàng wàng fǎn 注音 ㄌ一ㄡˊ ㄉㄤˋ ㄨㄤˋ ㄈㄢˇ
词性 成语 词式 无词式
首字母 L 缩写 ldwf
近义词 暂无
反义词 暂无
组词

【流宕忘反】的含义

流宕,本是古代一种文人作诗用的特殊格式。其特点是“五言五律六朝五篇,以七古为多,今则以七律为上”,即前七言、后七言、五六字押韵的绝句式诗体,并且规定每首只写四联,第一联不入诗。后来被奉行为文学流派“流宕”。“流宕忘反”的意思是:形容人像自己一样,忘记了改变原来的立场。 出自唐代大诗人杜牧《赠别》:“流宕忘反,长路独难逃。”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自己和那位远行的朋友相约而行的,如果能如期而至,那么他们之间的这段距离也便算得上是很近。但如果是连本就走运了的话,那就更不用说了,他俩再遥远的距离也不如你和我这么近。这句诗告诉我们:人应该对自己保持一定的怀疑态度,不能自以为是;还要以自己的利益为先,不要轻易改变自己的立场。 杜牧《赠别》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在公元809年(唐肃宗上元二年)给好友杨守敬的贺信。诗中“流宕忘反”一语,用来形容二人情投意合、志趣相投,互为表里,可算是对彼此关系的最高赞誉了。 《古汉语词典》解释:“流宕:古代文人作诗用的特殊格式,即前七言、后七言、五六字押韵的绝句。后来被奉行为文学流派‘流宕’。”

流宕忘反词语的网络解释

暂无网络解释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