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经是什么意思

明经的解释 明经怎么读

"明经"词语拼音:míng jīng,注音:ㄇ一ㄥˊ ㄐ一ㄥ,词性:无词性,词式:无词式,繁体:明經,首字母:M,缩写:mj

明经
词语 明经 繁体 明經
拼音 míng jīng 注音 ㄇ一ㄥˊ ㄐ一ㄥ
词性 无词性 词式 无词式
首字母 M 缩写 mj
近义词 暂无
反义词 暂无
组词

【明经】的含义

1.通晓经术。 2.汉代以明经射策取士。隋炀帝置明经﹑进士二科﹐以经义取者为明经﹐以诗赋取者为进士。宋改以经义论策试进士﹐明经始废。 3.明清对贡生的尊称。

明经词语的网络解释

明经,汉朝出现之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至宋神宗时期废除。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龚遂、翟方进等皆以明经入仕。明经由郡国或公卿推举,被举出后须通过射策以确定等第而得官,如:西汉时期的召信臣、王嘉等,皆是因射策中甲科而为郎。汉代设置这一科,为儒生进入仕途提供了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