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实不副是什么意思
名实不副的解释 名实不副怎么读
"名实不副"词语拼音:míng shí bù fù,注音:ㄇ一ㄥˊ ㄕˊ ㄅㄨˋ ㄈㄨˋ,词性:成语,词式:无词式,繁体:,首字母:M,缩写:msbf
名实不副
【名实不副】的含义
"名实不副"是成语,出自《庄子·人间世》。此语的意思是说,事物表面上看起来确实如此,但实质上并不是这样。这形容了事物表面似乎和实际含义相符,但实际上有差距或误解。
具体来说,“名”表示的是外在的、外表的、表层的、形式上的、显眼的。“实”指的是真正的、真实的、本质的、内在的、“内里”的意思。
两词结合,“名实不副”可以理解为表面上看起来确实如此,但实际上并不是那样。这表明事物或现象表面上相似,实际却不同。
这个成语在古代常用于比喻,即某人或某事表面上似乎符合某种条件或特征,但实际上可能不符合实际情况。它常常用来描述某些观点、言论或者行为,并且暗示这些现象背后存在隐匿的真相。
名实不副词语的网络解释
这个成语出自《论语·季氏》:“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思是君子追求的是理与道德上的原则,而小人则更重视物质利益。在这里,“名”指品德和名声,而“实”则表示实际的行为或事实。“不副”是指“名”的真实意思不符合实际情况。所以,“名实不副”,意味着在表面上表现得像“名”,但实际上却违背了道德或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