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鹿姑苏是什么意思
糜鹿姑苏的解释 糜鹿姑苏怎么读
"糜鹿姑苏"词语拼音:mí lù gū sū,注音:ㄇ一ˊ ㄌㄨˋ ㄍㄨ ㄙㄨ,词性:无词性,词式:无词式,繁体:,首字母:M,缩写:mlgs
糜鹿姑苏
【糜鹿姑苏】的含义
"糜鹿姑苏"是汉语成语,“糜鹿”指的是古代用作酒器和食器的“糜鹿酒”,而姑苏则指苏州。“糜鹿姑苏”出自《后汉书·蔡邕传》中的一个故事:东晋时期,有位叫王澄的人想做官。他听说太守陶渊明家有份“千里马”的美名,便请陶渊明亲自来献上,太守又因没有用酒器招待,就建议用糜鹿酒作为宴饮的佐餐。“千里马”指的就是陶渊明,而“糜鹿酒”则形容的是那份美名。后来人们就把这个故事改造成成语“糜鹿姑苏”,用来比喻人品高尚、德才兼备;也用来形容物产丰富的地方或文采飞扬的人士。
此外,成语“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意思是说只要有伯乐出现,就能看到千里马。古人常常引用这个典故来比喻人才难得的条件。
糜鹿姑苏词语的网络解释
这个成语"糜鹿姑苏"出自《红楼梦》第八十五回,原句为:“凤姐正喝道:‘这是怎么了?你们这帮儿也干不好!’麝月笑道:‘咱们也是些废物,哪有心思在姑苏玩儿呢。’”这个典故讲的是凤姐等人被外来的“鹿官”派头吓了一跳、慌了手脚的情形。后世便用"糜鹿姑苏"比喻见识短浅的人、庸俗无知的人、无能者等,并形象地表达了对这些人和他们的失望,表达一种无奈的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