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是什么意思

民事诉讼法的解释 民事诉讼法怎么读

"民事诉讼法"词语拼音:mín shì sù sòng fǎ,注音:ㄇ一ㄣˊ ㄕˋ ㄙㄨˋ ㄙㄨㄥˋ ㄈㄚˇ,词性:名词,词式:无词式,繁体:,首字母:M,缩写:msssf

民事诉讼法
词语 民事诉讼法 繁体
拼音 mín shì sù sòng fǎ 注音 ㄇ一ㄣˊ ㄕˋ ㄙㄨˋ ㄙㄨㄥˋ ㄈㄚˇ
词性 名词 词式 无词式
首字母 M 缩写 msssf
近义词 暂无
反义词 暂无
组词

【民事诉讼法】的含义

规定民事诉讼程序的法律。中国于1991年制订民事诉讼法,内容包括任务、适用范围和基本原则,管辖,审判组织,回避,诉讼参加人,证据,期间、送达,调解,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强制措施,诉讼费用,审判程序,执行程序,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特别规定等。

民事诉讼法词语的网络解释

"民事诉讼法" 是指国家为规范和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合法权益,通过特定程序和方式解决纠纷所制定的法律。该法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96年10月30日审议通过,并自同年12月1日起正式施行。 民事诉讼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当事人参加民事诉讼;法院依照有关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原告或被告有权提出管辖异议等。 请注意,这些解释仅供参考,具体法律细节可能会因法律法规的变动而有所变化。